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
奋力奔跑,“必胜”疫情大考
福能物流公司攻坚克难保障水泥企业煤炭供应
文章字数:1,209
  “好消息!经与莆田国投港公司共同努力,省交通运输厅批准同意公司的运输车辆到码头进行‘点对点’煤炭发运。”省内出现疫情的第三天,福能物流公司驻莆田国投港港口作业组负责人杨海青激动地致电物权部门。这是疫情发生以来他如愿争取到的一颗“定心丸”。
  莆田国投港是福能物流公司在省内供应水泥企业煤炭的“中转站”,濒临新一轮疫情的“风暴中心”。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如何保障“中转站”安全发货,源源不断为下游水泥生产基地输送煤炭?该公司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运力保障,努力克服汽运运力不足、物流成本增加等重重困难,奋力书写疫情大考下的物流答卷。
  与疫情赛跑,与时间竞速。得知疫情的第一时间,该公司分管业务的副总经理刘永忠立即召集业务相关部门人员,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同步“云”对接省交通运输、莆田国投港、汽运公司、铁路、高速公路及交警大队等单位部门,积极协商解决物流运输各环节问题,尽力将疫情给港口发货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正常情况下,每天要向5家水泥厂发货近3000吨,才能满足正常生产需求。若5~7天内运力不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据杨海青介绍,“点对点”运输即由货运车辆从码头到指定厂区全程高速通行,沿途不可停靠,且不再配载“回头货”,仅支持空车返回港口。这样,既减少了疫情感染的风险,又缩短了运输周期。
  然而,拿到“点对点”运输通行证,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接踵而至的汽运公司驾驶员健康码“绿转黄”、行程码“有星号”、核酸检测“跟不上”等问题,让运力保障层层受阻。“第一趟来码头提货的驾驶员健康码是绿码,可回去之后就会变黄码,且核酸检测报告也需要48小时。”与该公司合作的某汽运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前疫情形势下,公司的驾驶员陷入“不敢去”也“不能去”的窘境。对此,该公司马上提请地方政府给予支持,派驻交通和卫生防疫管理部门人员在运输公司设置专门的核酸检测点,加快检测速度,力争“当天检测、当天出结果”。即便这样,健康码显示“黄码”、行程码“有星号”的驾驶员还是无法到港提货,依然达不到平日的运力水平。
  汽运发货运力受影响,该公司果断把目光转向铁路部门,主动对接铁路南昌局福州车务段,寻求“运力不足”破解之策。经反复书面函询和当面协商,该公司最终获得“顺昌方向每天发一列铁路集装箱约3000吨、永安方向每2~3天发一列敞篷车”的定制铁路运输权限,通过铁路与公路运力相互补充,极力保障两地5家水泥企业的用煤缺口。
  其实在此轮疫情暴发之前,该公司就未雨绸缪,科学制定物流运输专项应急保障预案,并实地考察永安煤业加福、西洋筛选厂的铁路专线及福维股份专用线,探索改造煤炭运输、储存、中转基地,客观评估项目的可行性,为下步推进项目建设抢占先机。
  疫情大考下,该公司保障水泥企业煤炭供应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为解决驻莆田国投港人员的后顾之忧,该公司紧急采购一批食品、药品及日用品等防疫物资,用特快专递送达港口,在特殊时期为他们送去特别的关爱,增加“必胜”疫情大考的决心和信心。(朱志阳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