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
为了转型发展我们拼尽全力
文章字数:1,353
  “是你们再一次感动了我,为了企业的转型发展,我愿意再搬一次家。”8月16日下午,在福建煤电公司原红一矿生活区安置房,刚入住一天的退休职工胡智本满意地看着“新居”。
  从原机修厂(红炭山健康养老基地项目一期用地)到煤电公司机关大院,再到现在的原红一矿生活区安置房,胡智本一年多的时间内已搬了两次家。对于其他人来说,搬家也许不是一件难事,但对于瘫痪多年且无子女的老人来讲,每搬一次家都是不小的考验。7月底,当煤电公司红炭山康养项目三期征迁工作组上门告之需要再次搬迁时,胡智本和老伴赖金莲同时表示拒绝。
  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牵头负责三期用地征迁工作的煤电公司物业管理中心立即派出“工作小队”,做胡智本老两口的工作。
  为了打消老两口的疑虑,物业管理中心物业办主任卢春香、机关物业站站长卢攸明几乎天天上门,耐心与胡智本两口子沟通,并专程带他们到“新居”实地验房。从房屋的整洁清理、物件摆放到生活起居、居家琐事,卢春香、卢攸明都帮着一一落实。最终,胡智本被感动了。8月15日,行动不便的胡智本在物业管理中心党团员志愿者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搬进了位于原红一矿生活区的“新居”。看着屋里屋外穿梭忙碌的志愿者们,这位76岁的老人再次竖起了大拇指。
  7月中旬,基于红炭山康养项目一期美伦·锦山壹号楼盘的热销,龙岩市委市政府、新罗区政府希望煤电公司能够同步完成红炭山康养项目二、三期的土地征迁工作,这其中就包括位于规划中项目三期用地上的煤电公司机关大院。
  要在短时间内搬迁机关大院、腾出土地,煤电公司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办公大楼的搬迁;二是79户公房住户的安置。其中,牵涉面最广、工作难度最大的莫过于住户的安置问题。经过了项目一期的搬迁安置,煤电公司矿区范围内符合居住条件可供安置的房源越来越少。特别是机关大院中的一些职工原本就是一期搬迁户,现在又再次面临搬家,思想上的顾虑也增加了不少。
  福建煤电公司红炭山康养项目三期征迁工作组也在这一时刻孕育而生,并承担起了搬迁这项“重任”。
  “目标就是把地腾出来,为了转型项目的持续推进,我们每个人都要拼尽全力,努力再努力。”为了找可安置房源,福建煤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文阶亲自带着工作组,在一周内先后深入红炭山小区、原龙岩发运站、原红一矿生活区、原坑柄矿生活区、原田螺形生活区、美苑宾馆等地勘验房屋、住宅环境,并最终把安置目标地锁定在居住环境相对好一点的原龙岩发运站和原红一矿生活区。用陈文阶的话说,转型发展关乎煤电未来,在每一件涉及转型发展的工作上,我们都要加倍努力,特别是在康养项目的土地征迁工作上,要尽可能地让规划用地上的职工住户开心地搬迁、安心地落户、快乐地生活,全面展现福能集团的人文关怀。
  为了让需要安置的住户顺利完成搬迁工作,该公司为机关大院内的现有住户人手办了一本“登记册”,详细落实每个住户的具体家庭、生活、子女情况及诉求,并因户施策、精准沟通。对于新居住场所也尽可能地应住户要求,做了一些“个性化”的装修、装饰上的“定制服务”。
  8月14日,机关大院职工住户李永忠第一个搬入原龙岩发运站公寓房。随后,范秀梅、杨韵娟、胡智本等住户也相继“乔迁新居”。搬迁中,除了福建煤电公司请的搬家公司协助外,该公司党团志愿者也主动参与其中,与水电修等后勤保障人员一道“全程服务”。(林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