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绝密使命》观后感
文章字数:711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1930年到长征前,这条交通线为交流物资、传递情报、护送人员、实现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中央苏区战略转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条秘密交通线被称为“红色血脉”“摧不垮打不烂的地下航线”。有的交通员利用印刷工人的身份,挑着装运书籍的竹书篓,经常往返于长汀县城(汀州)、古城、井头、瑞金,在竹书篓或扁担里密藏情报,翻山越岭,跨过山高林密的闽赣交界“大隘岭”。当时,长汀县城去瑞金,步行需要两天多的时间,交通员会视情况在井头“大隘岭”“刘氏宗祠”或古城村石桥旁民房等地方落脚、住宿。
  在新的历史时期,首先,我们要筑牢政治忠诚。一批批交通员历尽千辛,用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用生命走出了一条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路。在新常态、新时代、新思想面临新要求的历史背景下,我们要始终把政治忠诚摆在第一位,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其次,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国脉命运,绝处逢生;披肝沥胆,不辱使命。剧中以潘雨青为代表的共产党交通员在战斗的过程中,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支撑着他们,默默地执行各种危险艰巨的任务。
  最后,我们要勇于担当干事创业。共产党员邹叔宝面对党的召唤,义不容辞,带领兄长胞弟们,在伯公凹以一个纸作坊为掩护,秘密建起一脚跨两省的粤闽交界地的交通小站,有力支援了苏区军民,使得苏区的“反围剿”战役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我们应该学习传承革命先烈的干事奉献精神,立足岗位,挖掘自身价值,无私奉献,率先垂范。要主动将工作融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新要求之中去思考、去谋划,去落实。(魏雯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