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能南纺公司谢苏妹荣获“福能工匠”荣誉称号,当这条喜讯传到厂里,工友们争相在朋友圈转发这条信息,为她点赞。这已不是谢苏妹首次刷屏,2020年12月18日,南纺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她获得“全国针织行业纬编操作能手”荣誉称号的报道后,没多久留言区就一片好评。谢苏妹凭借硬核实力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技术网红”。
“技能是工人的饭碗”
“她运气真的好。得知谢苏妹获奖有人这样说。但是走近她,发现好运气其实是实力和付出的另一种解读。在新南针织造车间里,飞速旋转的大圆机上纱线穿梭,伴随着咔咔作响的织机运转声,谢苏妹像跳芭蕾舞似的踮脚、伸颈、展臂,十指轻绕纱线,然后拉线、挽结、捻平……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一根断纱很快接好弹回轨道,而机上千丝万缕的棉纱恍若没有出现任何异常般地舞动如常。
从挂纱、接线头、接尾纱、辨认纱支、下布、清扫卫生到换针、穿纱套布、挂料、看布面……谢苏妹每天的工作,都围绕着数台针织大圆机展开。今年48岁的她于1991年进入南纺公司后纺车间,在落筒岗位上干了16年,2007年转岗到新南针织造车间后,从事纬编挡车工作已有14年。用她的话说,从刚进厂时的懵懂姑娘到如今再过一年半就可以退休,时间匆匆而过,但是她的初心从未变过,三十年如一日,坚持在艰苦的生产一线做好同一件事,足够了。
谢苏妹所从事的纬编岗位是整个针织的重要环节,通过操作将一根根原料棉纱织成一卷卷布匹,同时也是件精细活,针织机上一支针一根线,直接关系布匹成品质量,在操作上不能有丝毫马虎。因此,她从转岗第一天开始,就严格按照老师傅的教导操作。
然而,看似简单的生产流程,实际上很考验工人的技巧,生产的复杂多变,给谢苏妹来了个“下马威”。“看到身边老师傅们挡车轻松自如,轮到自己上阵就手忙脚乱。特别是接线头,每个棉纱的线头都有固定位置,只要纱线断了,机器就会自动停止运行,需要我们用短短几秒钟时间在上千根纱线中找出这根断纱,然后迅速按标准给它接好,让机器恢复运转。忆起刚上岗时的情形,谢苏妹说。手疾眼快常巡回”是织布挡车工的基本功,除勤学苦练外,无捷径可走。为此,她铆足了劲潜心学习,穿纱套布、排针、更换错针、找错针、接纱……班中泡在机台上认真按照作业标准练兵,晚上躺在床上回忆新学到的岗位技能,每个休息日就宅在家里背针织基本知识、大圆机基础知识,记牢常用纱线细度指标、毛坯布质量指标等理论知识。为了将棉纱结头打得小、快、牢,保证多织布和织好布,谢苏妹每天在家苦练接纱动作,还叫儿子帮她测算打结的速度。
“技能是工人的饭碗,有扎实的技能,才能立足岗位作贡献。”这句话谢苏妹常挂在嘴边。正是这种数十年磨一剑的锲而不舍,她把纬编这门技术炼到了几乎“出神入化”的境界,细细的两根纱线在她手中一绕一抽,一个标准的“蚊子”结就打好了,每条纱线只要经她伸手一触就能分辨粗细和质地,任何一根线或一支针出状况,她都可以熟练、完美、快速地妙手“排雷”。在车间每年举办的各项技能比武中,她总是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操作能手”“岗位明星”。
厚积薄发,2020年12月13日,谢苏妹站在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比武台上,面对全国各地的操作能手,她信心满满,沉着应战,全面发挥出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获得“全国针织行业纬编操作能手”荣誉称号。
“我要让每个人都成为技术能手”
“自己技术好还不够,只有身边姐妹的技术都好了,班组产质量才能提高。我要让每个人都成为技术能手,都能当师傅。”成绩的取得并没有让谢苏妹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刻苦练习操作技术,并不忘帮助技能薄弱的姐妹们扩台看机,主动地把自己总结出来的操作经验、巡回心得、捉疵技巧与她们共同分享,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有力提升和带动了班组操作队伍的整体实力。
听班组中的一名工友介绍,她刚进厂那会儿连最基本的换针、接纱都学不会,干了几天就想打退堂鼓,是谢苏妹一遍遍手把手教她,并鼓励她不要轻言放弃,只要认真练很快就会熟能生巧。她还笑着说自己现在也开始带新人了。
十多年来,谢苏妹带出了许许多多的“徒弟”。她说:有时候,看到这些年轻的小姑娘,就感觉看到了曾经那个也会犯错的自己一样。我就想要把她们当妹妹一样看待,在她们干活的时候搭把手,让她们能够尽快融入到厂里面。现在,这些曾经的新员工们不仅是她工作上的好搭档,也成为了她生活中的好姐妹。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近几年,南纺公司实施针织提档扩能,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在新南针推行全流程ERP系统。谢苏妹所在的岗位也装上了大圆机ERP控制系统,只有初中学历的她为了尽快掌握电子显示屏操作,积极主动向车间工艺员、身边年轻人学习,每次输入都认真操作、反复核对各类数据,保证条码布票不出现差错。
为了适应针织市场产品日益多变,谢苏妹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她说:成绩只代表过去,现在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公司几乎每个月都会接到新品种订单,由于每种纱线原料都有各自不同的物理特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不断作出调整,防止在织造过程中出现断线。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学理论、练技能,为提升产品质量作出一线操作工应有的贡献。我们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走进南纺门,做好南纺人。这是谢苏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扎根生产一线30年,她以勤学苦练的钻劲、爱岗敬业的韧劲、永不认输的拼劲,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挡车工到“全国针织行业纬编操作能手”再到“福能工匠”,在平凡的岗位用匠心巧手编织精彩人生,也用自己的行动向所有一线工人证明,再普通的职业只要心怀梦想并为之努力,终会绽放出动人光彩。
(蔡庆华摄影报道)谢苏妹(右)在指导新员工辨认原料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