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许思福(左)与队友交流工作。
许思福是永安煤业公司苏桥煤矿一名采煤队队长,队里的职工都喜欢叫他“老许”,他亲近随和,丝毫没有队长的架子。自他担任采煤队长以来,该队的产量和职工稳定率一直是采掘队的典范。
身先士卒作表率 苏桥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找煤一直是该矿的重点工作。前一秒工作面还是全煤,一炮过后煤就有可能不见踪影。出现这种情况,职工情绪往往就很低落,影响工作积极性。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许思福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带领当班作业人员一起作业,为他们送料、带工具等,减轻他们工作量。有的井下采煤工作面眼长超百米,上下即使空手爬一趟也不轻松,但50岁的他硬是上下往返几趟帮助队伍推煤、拿木料等,职工见队长都这么干,也都鼓起干劲来。
“我很服他,别看他年纪比我大很多,但论起技术和体力真不比我差。”该队管理员余开会说。对此,许思福说:我是一队之长,工作面遇到困难时,职工都在看我,我不能掉链子。我要是退缩了,职工就没信心,队里的生产任务就会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职工的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许思福分管的几个工作面跨采区相距较远,但只要下井他都必定一一“到访”,了解各个工作面的现状和交待应注意的事项,出井后及时与技术员商讨各工作面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每天三个班他都必定比职工提前半小时在井口进行交接班,了解上个班的情况,对下个班进行工作安排。
嘘寒问暖稳队伍 职工蒲有兵是云南人,今年八月份由于家庭发生变故,思想和情绪上有些低落。由于他是今年新招的职工,没有什么积蓄,经过家庭变故,又欠了一些债务,因此回矿后常常借酒消愁,上班不正常,向同舍人员流露出回乡的想法。许思福了解情况后向该队支部书记反映了此事,并一同到蒲有兵家中进行家访,做通思想工作,鼓励其振作起来,并拿出3000元给他应急。蒲有兵非常感动,表示一定继续留在矿里,为自己和家人干好这份工作。
职工赵正木因伤休养多月,由于家庭人口多,自己又是家庭的主劳力,因伤休养的伤病工资不高,家庭因此多次发生矛盾,有一次在无意中向许思福说出了家庭的情况。许思福立即为他争取了困难补助,同时到他家中慰问,送上慰问金和礼品,并嘱咐他要安心养伤,争取早日归队。
“队长也是家长,一个队就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一位职工的大小事情都与我有关,只有把他们安抚好了,大家庭才不会散。许思福这样说。
铁面无私强队伍 队伍里有位职工是许思福的亲戚,年纪比他小,但辈分比他大。有次,该职工因工作面条件差,在工作面怠工,于是许思福按照队规对他进行了停工处理。第二天,该职工的母亲就打来电话,还以长辈的身份要求许思福网开一面让该职工复工。许思福向她说明了情况,请她理解自己的工作,并坚持原则,要求该职工必须写一份保证书,否则不予复工。见亲情招无效,该职工只好写了保证书,表示要好好上班。“在工作上,绝不能循私情,否则一个队伍就会乱套,没法管理。许思福说。
在工资民主分配上,许思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自身做起,不搭寄工资,不违规参与工资分配,全程监督各队工资分配,确保工资分配的民主性。工资分配是职工的一项大事,要保证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劳有所获,从而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许思福说。
“队伍里的每一位职工都像是我的亲人。作为队长,我要像家长一样保证每位亲人都能赚到钱,每天都平平安安地出井。只要当一天队长,我就要对他们的安全生产负一天责。许思福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陈君贤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