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增高效真空泵及其系统。 今年以来,晋江气电公司以降本增效与安全稳定为目标,建立效益优先框架,创新精益管理思维,通过设备技术改造、机组运行方式优化等方式深挖节能潜力,实现降本增效。
“好点子”推动技改降成本
受电网调峰需要和天然气供应影响,晋江气电公司机组备用时间较往年有所增加。在机组停机备用期间,该公司锅炉及其系统采取充氮保养法,即向锅炉本体、管道及其汽水系统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以隔绝空气进入,防止空气进入系统引起氧化腐蚀。一直以来,该公司氮气来源于外购瓶装氮气,据统计,每年需耗用瓶装氮气近1400瓶,费用近9万元,并且氮气瓶组充氮操作工艺复杂,工作效率低。经多方调研,国内同类型燃气电厂通过设置制氮机,能够快速制氮,有效消除了原始的瓶装氮气保养效率低、操作工艺复杂、费用高等不利因素。于是,“增设制氮机——氮气系统技术改造项目”提上了日程。经过对项目实施条件、实施方案、投资预算、产生效益等各方面研究评估后,该项目顺利通过审核,列入该公司技术改造项目计划。2019年11月,制氮机及系统经调试合格后正式投入使用,晋江气电公司开启了氮气“自产自用”新模式。
同时,锅炉充氮保养法还有一个“附加值”,机组备用时间不超过10天情况下,当锅炉采用充氮保养法时,无须进行放水,每次还可以节省水量280吨。经统计,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3.2万元。
“自从我们厂有了自己的制氮机,锅炉充氮保养、天然气置换等工作不再是让我‘头大’的事了,少了氮气瓶组的申购、验收、转运等环节,并且系统操作也更简便了。”该公司发电部运行值长潘捷介绍。
晋江气电公司不仅在“气”上下功夫,在“水”上也想办法。水在火力发电厂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如果把整个发电系统比喻成一个人体,水就是她的“血液”,负责在各个系统中传递能量,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除盐水、生活水、工业消防水、复用水。复用水是将含有污染物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处理后达到可重复利用的标准。以前,该公司复用水主要用在公司的绿化上,虽然做到了“废水零排放”,但资源再利用并不充分。
“在复用水母管处增加一路管道与工业水母管相连接,把用于锅炉定排冷却的工业水换成复用水,这样复用水不仅仅是用在绿化上了。”发电部运行值班员黄金提出了这个想法。
“经过简单改造,现在我们的工业水泵一周只需要启动半小时进行保养,每月工业水用量从以前的2000吨减少为不足100吨。”晋江气电公司生产技术部主管洪宗妙说。
无独有偶,“油”系统也“不甘示弱”。“润滑油泵是公司的‘耗能大户’,为了防止发电机内的冷却氢气溢出,润滑油泵需要供油给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所以即便在盘车都停运的时候,润滑油系统还是不能停运。我当时一直在想,能不能增加一台小泵维持油压密封氢气,让大功率的润滑油泵早一点停下来。”发电部副经理王路说,他是“新增交流密封油泵”技改项目的发起人之一。
据统计,润滑油泵实际功率在160~175kW之间,新增交流密封油泵功率30kW。根据近几年实际运行工况,每台机组具备油泵切换条件天数平均每年为74天,年均可节约14.9万元。
“新增高效真空泵项目”每年可节约电能16.85万千瓦时,“部分空压机冷却系统由闭式水冷却改造为风机冷却项目”经过测算年节省约成本约9万元。
“好法子”优化运行创效益
为了最大化减少机组在运行和备用期间厂用电、水、天然气、氢气等能源的消耗,晋江气电公司对相关设备运行方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对启停机期间辅机运行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控制,并利用小指标竞赛,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推动“节能降耗”意识植入每个运行值班员的工作行为中。
“已到十一月份,环境温度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全厂空调系统已调节至冬季工况运行,请注意监测开关室环境温度。”运行交接班会上,值长正在对重要调整事项进行交接。晋江气电公司根据季节性变化,对生产区域照明、空调温度运行方式和时间等进行合理调整,例如调整室外灯控时间、在冬季调高开关室空调设定温度等措施,最大程度地节约厂用电。
同时,该公司还在其他方面进行优化。比如,在机组停运过程中,修改控制系统逻辑,优化润滑油冷却时间节点,以便缩短循环水泵、辅助停机冷却水泵运行时间;随季节变化,改变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减少循环水泵启动台数;在机组冷态启动时,采取手动温度匹配以缩短启动时间;优化电解海水制氯发生器运行方式,缩短其运行时间;利用电网波谷电价低时间段运行辅机泵组……
(王素环吴咏康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