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不平凡的风景 不平凡的伟人
文章字数:1,334
  我退休后旅游的第一个景点——湖南韶山毛泽东主席故居,这是我童年梦中的圣地,这次旅游也是寻觅毛泽东主席的初心之旅。十月中旬秋雨连绵,虽然国庆假期已过,但是游人仍然络绎不绝。到了韶山景区,首先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毛泽东主席铜像,我们旅游团一行25人大多为中老年人,每一名成员都要按照导游的安排,集体向毛泽东主席铜像敬献花蓝、向毛主席铜像三鞠躬并绕铜像一周行注目礼。铜像广场正前方立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幅标语。
  毛主席的故居距离铜像广场步行约10分钟路程,我们排队约半个小时才进入故居景区。故居坐南朝北,由土砖砌筑而成,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左侧茅屋 为邻居所有,中间和右侧瓦房为毛主席家所有。毛主席故居”牌匾由邓小平同志所题。
  从左向右瞻仰的第一间房屋,前方墙上挂着神龛,墙下摆放着方桌和条凳,据导游介绍,这是毛主席少年时期每月初一、十五祈福的地方。再往故居右侧走,瞻仰的是与邻居共有的堂屋,这是毛主席小时候帮助母亲干活的地方。继续往右是厨房,有三口锅的柴火灶、两口水缸、三把条凳、一把竹椅、一个碗厨以及水瓢、篓子等物品。1921年春,毛主席在厨房的火塘旁召开家庭会议,教育亲人投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接下来是毛主席父母的卧室、农具房、粮屋、柴屋、猪栏、毛泽民卧室、毛泽覃卧室、毛主席卧室等,卧室内的家具极为简朴,基本都是一张床、一张桌子。农具也与普通农家没有区别,有水车、风车、石磨、舂具、蓑衣、大木耙、簸箕等。
  屋子的右侧是菜园,种的最多的是辣椒。毛主席曾说过:“吃不了辣椒上不了山!”这是湖南的家常菜,个人认为爱吃辣椒也体现了毛主席和湖南人民勇敢的个性。再往右是开阔的农田,正前方是池塘,虽然荷花已经谢了,但是荷叶仍然青翠;左前方是一个圆形池塘,池水清澈见底。故居后是由远及近的山垄,树木茂密,青翠欲滴,藏风聚气。故居前方山峦叠翠,犹如千军万马,气势磅礴。
  这里是毛主席出生和童年、少年生活的地方。至1910年秋,他在这里生活了17年。毛主席16岁时,父亲打算送他去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以便继承家业,发家致富。但是,毛主席并没有走上父亲所安排的致富之路。因为他已经开始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此开始他上下求索,追求真理,在革命洪流中“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一生。临行前,他改写一首诗赠给他父亲。诗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父母相继去世以后,在他的带领下,家里先后有6位亲人前赴后继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诠释了。韶山的一草一木是普通的,毛泽东主席故居的一屋一瓦一物也是平凡的,但却成就了不平凡的风景,因为这里出了不平凡的伟人——毛主席。
  毛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论断与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和一生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瞻仰了毛主席故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收获最大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一次接受了洗礼,再一次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意义。(魏初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