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
扶贫路上有“福”相伴
福能集团第五批帮扶驻村工作成效显著
文章字数:1,413
  10月13日上午,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镇前镇西溪村驻村第一书记曾国强敲开村民叶乃照家门:“老叶啊,我们上您家做个人口普查,几个数字跟您核实下……”西溪村有338户,曾国强一个上午要登门入户十余家做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
  曾国强是福能集团派驻的第五批3名驻村第一书记之一。2017年12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集团指派邵武煤业的曾国强、孙涛、何国军3人,分别驻政和县镇前镇西溪村、浦城县石陂镇佘墩村和浦城县濠村乡后濠村任第一书记,开启了精准扶贫之旅。
  西溪村、佘墩村、后濠村是省级贫困村,三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38人。村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村财政收入与村民收入低,村容村貌破旧。
  “刚来后濠村时,一眼望去,村里大多是陈旧的泥瓦房,村部前的地面泥泞不堪、房顶漏雨漏风,让我很不适应。”何国军回忆。
  要想富,先修路。驻村书记们不约而同决定先打破交通对经济的制约:曾国强经多方奔走,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和各方支持,投入296万元对村道进行了升级改造,将3.5米的单车道拓宽至6米的两车道。同时争取到了70万元的美丽乡村项目,对村内古道、巷道、排水沟等进行美化改造,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孙涛积极取得派驻单位福能集团的关心支持,并多方向市、县有关部门筹措资金达242万元,投资新建廊桥、拓宽机耕道、修复水渠,改善村庄照明和卫生设施,并建设了幸福养老院,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何国军争取了多个项目资金补助91万元,修通了连接着四个自然村、长3.5公里的水泥路,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2万元,用于村部修缮、路灯安装、水利设施完善。
  “感谢国家政策对农村的倾斜,我们的村庄才会变得这么漂亮、干净,现在很多出生成长在城市的孙辈也愿意到这里来了。”叶乃照深有体会。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驻村书记们纷纷将目标聚集在产业发展上,通过深入了解村情、广泛调研论证,找准适合的产业项目。西溪村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穆阳水蜜桃、覆盆子等;佘墩村通过山林间伐、土地流转,进行“花生+花菜”轮种、小龙虾养殖等项目;后濠村依托古树林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和种植优质水稻。
  农村贫困户大多身体残疾、患重病或无劳动力,脱贫难度大。驻村书记们深入了解贫困户生活动态,积极落实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各项惠民政策,依据贫困户实际情况,为贫困户安排公益性岗位,提供种养殖指导与产业投保,帮助贫困户销售蜂蜜等特色农产品。
  据了解,福能集团2018年1月~2020年9月,共累计为三个村投入帮扶资金163.59万元。2019~2020年,集团工会发动权属企业员工消费扶贫产品近10万元,达到帮扶措施入户。
  经过3年的精准帮扶,三个村顺利“脱贫摘帽”。3年来,西溪村村民人均收入从0.77万元提高到1.19万元;佘墩村村民人均收入从1.03万元提高到1.19万元;后濠村村民人均收入从0.45万元提高到1.37万元,增长了3倍。50户贫困户也于2018年末全部脱贫。
  集团的帮扶工作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肯定。“国强真是不错,为村里办了很多好事、实事,感谢福能集团给我们派了一位好书记啊!”镇前镇镇长魏东升说。
  “近3年的驻村工作中,我觉得在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改造整治方面工作是最不容易的。我计划下一步再带领村里有发展致富愿望的年轻人、种养大户、村干部等外出学习取经,希望能带动整个西溪村发展致富。”曾国强说。
  (陈仁居林水兵郭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