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我的次孙是教师
文章字数:1,319
  “爷爷,我的面试过关了,已经和校方签订聘用合同书了。”8月16日下午,当我得知次孙受聘于泉州外国语学校的消息后,感慨良多。
  那是1958年的夏天,我因病办理了休学手续在家休养。有一日,小学黄校长莅临我家,动员我到该校担任代课教师。一贯倡导“人要有一技之长”的父亲非常赞同我从教,但是我却婉言谢绝了。一个初中还没毕业的懵懂少年,哪有胆量去代课呢?1970年我到天湖山矿务局工作时,矿里领导有意让我当文书。当时我想,如果我当文书,说不定有一天我就会被调去学校代课。我请求领导还是让我干车工,把钳子、扳手、螺丝刀背到退休吧!我的高中毕业证书是在十几年后,当我由“以工代干”转为国家正式干部时,才被“曝光”的。几十年来,因为一时的畏惧而错过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让我抱憾至今,也留下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
  我的次孙从小就成绩优异。高中时期,他是理科实验班班长、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兼校长助理团团长。他在填报志愿时征求我的意见,我本就有“祖辈失去的机会让孙辈捡回来”的想法,便指点他第一志愿填报泉州师范学院,终如愿以偿。大学期间,我的次孙业余时间兼职家教,每年的暑假几乎都在培训机构同学生打交道。
  2015年,我的次孙大学本科毕业后,本该听从家人的忠告直接报考教师务本业,可他却心存“大志”,自认为曲线从教再迟几年报考教师也无妨。在培训机构黄老板的再三邀请下,他全身心投入到原培训机构中。黄老板也不食言,每年回家过春节前,她都会把自己套房包括保险柜在内的一大串钥匙交给我的次孙,并吩咐:“住、吃、用都可以像在自家那样随便。”每当外出时,黄老板就把机构的业务交给我的次孙代理,有人称他为“王总”。我的次孙常被单独派去知名人物家中为其孩子辅导功课。他连续三年被单独派到南安市青少年宫任教奥数课……
  我的次孙是重感情、敢担当、守信用的汉子,他生性心太软,也太过于相信人。他常说:“无论在哪里学习、生活、工作,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家那样去爱护、去投入、去敬业。”在这家培训机构里,远途的路费他自己掏腰包,自己加班加课时他从不记录,甚至几个月甚至超过一年工资被拖欠也不吭声。
  前年的春节前,黄老板和她的丈夫运来一车原用于家教的课桌椅,对我儿子、儿媳妇说:“准备回家盖房子,培训机构停办一年,麻烦这些东西就寄在你家。”家人笑脸相迎热情接待。谁能想到还没过两天,其手机不通、人迹无踪。风风雨雨三年半,辛辛苦苦一场空。我的次孙不仅延误报考教师的时间,连多年被拖欠的数万元工资也打水漂。
  在多次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大学恩师劝说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去年初,我的次孙没能戴上“光环”,转身受聘于一家培训机构。他一边重操“旧副业”,一边捧起大学专业课本总复习,今年三月,他又毅然决然辞职,专心致志作迎考前的“冲刺”。幸哉!五年时光匆匆过,总算还能花开有果!现在,我的次孙已在泉州外国语学校执教鞭,开始他的教学生涯。重返母校,拜谢恩师,操起本业,重新观赏带点陌生却又熟悉的花园式校园,怎不心潮澎湃,回报心切油然而生。已是太爷爷的我,当年的“抱憾”当可减半,“心结”应该化解了,因我深信并期待着,我的次孙一定会珍惜、倾情这来之不易的“三尺讲台”,为人师表,秉承“春蚕、蜡烛精神”教书育人,助推母校春色满园桃李芬芳,直到永远!(王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