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通读了《摆脱贫困》《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福建》,加上去年的《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习总书记2002年之前的工作经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有几点感受:
一是胸怀大志。习总书记从京师到乡村,又从基层回到中央,因为坚定的信念,放弃出国过轻松日子的机会,从乡村到中央逐级历练,终成大业。我们要强化大局意识,把工作当作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把为社会、为组织创造价值当成己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
二是高瞻远瞩。习总书记在厦门、宁德、福州3个地方都特别强调规划,福州的“3820”,厦门的提升本岛、跨岛发展都给当地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强化战略意识,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站高位、抓高端、出高招,选准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三是求真务实。习总书记曾要求自己,当县委书记要走遍每个村,当地委书记要走遍每个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每个县区。凡事最怕认真二字,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认真对待每项工作,为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
四是善于学习。习总书记从少年时期就坚持学习,繁忙的工作之余常常读书到深夜。知识就是力量,我们现在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化、大数据扑面而来,新知识、新事物、新模式层出不穷,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潮流,每天挤出时间坚持学,深入基层现场学,沟通交流探索学,不断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大脑,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
五是持之以恒。习总书记在宁德提炼的滴水穿石精神激励了宁德人民积极进取。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外,还有一些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这就特别需要滴水穿石的韧性,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了坚定的信念,辅之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才会有事业的成功。善做善成、久久为功,从量变到质变,实现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
六是心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习总书记提出的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一栋楼办公,四个万家(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都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有企业除了盈利,还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很大部分就是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企业的发展最终要福惠社会、福泽员工。
新时代、新目标,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用正确的方向指引前路,用不懈努力实现梦想。(肖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