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塔筒吊装现场。 “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解决落实、第一时间反馈报告,要打通‘堵点’、补‘断点’,着力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难题和短板,确保‘问题清单’向‘成绩清单’有效转化。”近日,三川海上风电公司董事长江兴荣提出了“三个第一”工作原则,这也是该公司今年落实重点工作督办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施工船机资源、生产制造、设备供应异常紧张的局面,该公司发动员工开展“下一线”服务活动,并纳入绩效考核管理。各个部门结合业务特点及特长,分点分面深入生产厂家、码头和海上项目建设现场,保证海上风机吊装的设备供应及时。
“从五月份开始,我们部门人员轮流安排到上海电气莆田工厂及莆头港盯守,跟踪机舱生产及出厂运输,协调码头浮吊各个环节,确保机舱能及时保供到现场安装。”该公司规划部经理林夏兰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入暑后,迎来了最难熬的“三伏天”,莆头港热浪滚滚,吹来的风都是滚烫的。码头工作人员说:“大热天的,没有哪个业主单位像这样在码头盯守一整天。”虽然夏天的烈日在规划部员工的身上留下了印记,但他们的内心依旧是喜悦的。
前行中总有“拦路虎”。受风机抢装潮的影响,风机散件等生产供货变得紧张。生产技术部苏楠接到公司的任务后,到上海电气江苏如东基地盯守跟踪仓库配货、装箱、发运状态,确保各环节按计划执行。在驻守散件仓库时,他与仓库工作人员共同上下班,督促散件装配发运,防止其他项目挪用该公司项目资源。散件由上千个零部件组成,所有零部件他都要逐一盘点。
由于仓库地处偏僻,周边没有住宿的地方,也没有的士和网约车,公交车40分钟一班,下车后还要步行1个小时。苏楠中午留守仓库,晚上经常加班到八九点。“在驻守如东的日子里,我每天的步数都有两万多步,朋友说我每天都能上他微信运动封面。”苏楠打趣道。
受台风“黑格比”影响,漳浦县六鳌镇一帆码头无法装船,塔筒发不出去。这可把驻守在福船一帆的工程部林小平急坏了,他马上向公司汇报了现场信息。该公司副总经理陈金枫周末立即赶到了漳州,他们争分夺秒,开会研究方案,反复沟通协调。“8月3日晚上,京润80终于装好了3节塔筒,途中遇到涌浪,在漳州古雷沙州岛附近避风,直到8月5日晚上才顺利抵达F37机位,真是太不容易了。当我在工程群里看到吊装塔筒的消息后,4天的无眠无休值了!”林小平感慨。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三川海上风电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自上而下深入各个现场,把码头、生产厂家、项目建设现场当成“办公室”,第一时间掌握实情,找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用实打实的行动诠释了“一线工作法”。(吴敏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