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
绷紧三根“弦”弹好市场“调”
福能物流公司加速推进煤炭保供与市场接轨
文章字数:851
  5月17日上午11点左右,漳州古雷港9#码头,“瑞宁9/2011”航次煤船缓缓靠泊。“台风‘黄峰’马上就要来了,我们要把握这暴风雨前的宁静,赶在暴雨来临前把煤炭全部卸完。”福能物流公司业务部陈奕鹏焦急地说。
  陈奕鹏和物权部黄国宣正忙着协调煤船大副和福海创公司人员抓紧安排煤船接卸工作。“天公不作美,现在下大雨,只好关舱暂停卸煤。”忙碌了两天两夜,黄国宣有些遗憾地说,“已经卸了9成,还剩4000多吨,本来明天就可以清仓了。”
  这是福能物流公司做好煤炭保供的一个缩影。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价呈震荡下跌趋势,几度跌破大型煤企的长协采购价。为节约采购成本,维护下游保供单位的利益,该公司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精心算好“购”“销”两笔账,加速推进煤炭保供与市场接轨。
  “煤船抵达北方港的前一天,我们才与上游煤企议定采购价。”据该公司业务部负责人薛靖丰介绍,平常煤炭按长协价结算,而今供货商由“每月一价”调为“每旬一价”。为确保企业自身和保供单位利益最大化,“非常”时期就要据理力争市场价。“价格落地前,多轮谈判必不可少。”薛靖丰说。
  了解市场行情,分析行业动态是业务员每日‘打卡’必修课。该公司每天结合国内CCI煤炭价格指数,分析研判煤价趋势,增强与上游煤企谈判的话语权。这样一来,既降低了对单个供货商的“黏性”,又增加了上游供货商的“可选择性”,为拓展供货渠道、获取量足质优的货源抢占“先机”。四月份,公司通过调整采购方案,节约了采购成本400多万元。
  在震荡下跌的煤炭贸易市场中找准方向,更要找准目标。5月5日,小长假还未结束,该公司物权部副经理黄国宣和业务部高腾飞便奔赴永安安砂建福和金银湖水泥厂区,全程实地跟踪自莆田八方港汽运到厂的煤炭。
  “汽运煤采取人工取样,每车采一个样,从取样、制样到化验出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质量是我们与下游客户建立信任关系和长期合作的试金石。”黄国宣说。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更是一条有力的鞭子。”该公司董事长梁晓良时常“鞭策”业务团队要时刻绷紧成本、质量和服务这三根“弦”,弹好市场的“调”。
  (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