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欢送座谈会后,同事们与张国梁(中)合影留念。 “老张,工作这么多年,什么事你最难忘?”“老张,你走过那么多个单位,你和你爱人是在哪里遇上的?”“老张,退休后有什么打算?……
“老张”名叫张国梁,是福能新能源公司埭头工程部的驾驶员,月底光荣退休了。4月16日,工程部为他开了欢送座谈会,会上,同事们忆往事、送祝福,平日里不多言语的老张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了他在福能集团的42年岁月……
老张18岁就参加工作,1977年招工进了当时的邵武煤矿(现邵武煤业公司),当了一名井下掘进工,1983年调到龙岩煤矿机械厂,期间曾借用到泉州煤炭工业公司几年,1991年调回老家莆田湄洲大酒店筹建处,2008年又调到福能新能源公司筹建处。在他42年的职业生涯里,相继从闽北、闽西、闽南辗转到闽中,经历了煤炭、酒店、风电等行业,亲历和见证了集团多个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老张说,年届退休之际,他依然清晰记得当年在邵武煤矿上班的第一天。那是一个夜班,主要是承担架棚任务,走进巷道,他心里十分害怕,那时,班长把他拉到身后,坚定地说:“不用怕,跟在我后面。”40多年过去了,那句温暖又充满力量的话语,依然留在他的记忆里,支撑着他克服各种困难。老张挽起袖子,手臂上露出了几处隐约的黑点,那是当年在井下作业时,发生磕碰留下的印记。老张欣慰地说,现在集团的煤炭企业井下作业条件都很好了,安全防护也到位,井下掘进工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1991年,湄洲大酒店(现湄洲美海大酒店)开始筹建,当时岛上基本是“与世隔绝”,水电都没有通,吃水靠打井,只能取地表水,供电靠发电机。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老张还是选择调到了湄洲岛,当了一名驾驶员。1993年酒店建好了,成为岛上首家星级酒店,为提升酒店形象,集团为酒店配了一部汽车,是当时岛上最“豪华”的车,他就成了这部车的司机。老张自豪地说,当年湄洲大酒店可牛了,中央、省部级领导到湄洲岛,接待工作都安排在那里。华国锋、李铁映、方毅、王汉斌等中央领导,以及当时任职的省委书记、省长都坐过他开的车。记得当年任国务委员的李铁映下车后,还拍着他的肩膀说:“谢谢,小张。一点架子都没有,他记忆犹新。老张在湄洲岛一干就是17年,也从“小张”变成了“老张”。
2008年,集团开始开发风电,老张被调到了福煤(莆田)风力发电公司(现福能新能源公司),又一次经历了公司创业初期的艰难。他常年工作在公司项目建设主战场埭头镇,见证了石城、大蚶山、顶岩山、潘宅四个风电场的建设、投产,在连绵的高山上,每台风机在哪个位置,他都了然于胸。老张是一名优秀的驾驶员,项目部的车常年在山间小道上颠簸,他一有空就把车擦洗干净、保养好,确保行车安全;他也是一名出色的协调员,在项目建设施工中,与当地村民发生纠纷时,他发挥当地人的优势,用方言积极主动与村民沟通交流,拉近与村民的距离;他还是项目部同事的老大哥,关心同事的身体,教他们日常养生知识,做好生活提醒。大蚶山的工作生活条件艰苦,12年的岁月流转,埭头镇及周边的每个村、每一条路,都深深地印在老张的脑海里,风电场周边的村民,他都十分熟悉。老张说,要退休了,还是有很多值得留恋的地方,舍不得这里,舍不得大家。
“真没想到,老张身上还有这么多故事。大家由衷地感叹道,老张,那你退休后有什么打算?聊到以后的生活,老张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在深圳、一个在福州,事业有成,也很孝顺,父母都已年届90,身体尚好,现在没有什么可操心的。他指着同事杨庆新说:“庆新已帮我下好了12306,教我怎么买车票,趁着刚退休,想带着老伴出去走走。
看着老张脸上扬起的笑容,我们祝贺他42年的职业生涯就要划上圆满的句号。在他丰富的工作经历中,记录了福能集团在实现千亿集团目标中迈出的坚实步伐,留下了集团发展的历史印记,一代又一代福能人正承载着做优做强企业的使命,接力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感谢每一位像老张一样,为集团发展奉献一生的前辈们,祝愿他们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黄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