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左点,再往左点……”
“慢点,慢点,速度再慢点……”
12月6日,笔者走进福能新能源公司潘宅风电场施工现场,只见该公司基建部副经理欧阳向辉在现场指挥吊车司机吊装风机设备。偌大的山头,施工人员的“吆喝声”和水泥罐车、挖掘机、工程车等机械发出的轰鸣声编织在一起,奏响了风机“引擎”建设工程的交响曲。
据欧阳向辉介绍,潘宅风电场规划建设安装34台风机,单机容量2.5MW,风机轮毂高度80米,叶轮直径长达108米,是新能源公司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将为电网输送清洁电能约2.87亿kWh,为新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今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份《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文件,其中规定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于是,加快步伐“抢装”风机成了该公司的当务之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用好国家政策,该公司按照“建好一台、并网一台、运营一台”的思路,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面对潘宅风电场建设项目工期短、任务重、困难多等问题,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邓毓波在各类会议上反复强调:“公司上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任何一个部门指导不到位、现场环节吊链或者厂商设备延期进场等都会对如期完成项目建设造成影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公司安监室、生产技术部、基建部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责,自觉坚持运用“5+2”“白+黑”工作法,通过现场勘测勘察、技术讨论分析,明确工程重点,并分类组织实施;认真制定施工进度表,编制现场作业倒班表和盛风期、贫风期安全措施等。除此之外,还及时与供应厂家沟通协调,增调一台吊装机用于满足风机建设安装的安全生产需要。
风机吊装过程中,不仅要克服环境气候多变、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区域大、场地道路狭窄、高空作业风险大等难题,还要解决卸车、组装、吊装的施工点多、距离远、人员设备分散等施工问题。“为了加强现场安全监控,我们坚守在风机基础开挖、浇灌、吊装作业第一现场。”潘宅风电场电气专业工程师杨庆新说。几个月以来,公司其他部门的相关同事也坚持与该风电场的作业人员、施工队伍同吃同住,且每周都有公司领导到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和指导,紧盯施工细节,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安排专人现场蹲守,及时督促落实整改,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有了领导“卫星导航”,施工人员干劲倍增。虽然上半年台风多、雨水多,下半年又是盛风期,但是该风电场作业人员坚持多措并举、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服务与协调,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截至12月10日,潘宅项目已完成风机基础浇筑32台,风机设备吊(安)装22台,并网发电16台。(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