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福建煤电公司龙潭煤矿,都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不仅因为环境优美,更是因为这里总是透着一股浓浓的温情。“办实事要办到职工心坎上,真正让职工得实惠。近日,在煤电公司组织的集中采访活动中,矿长张伟平认真地说。
“限时用水”变为“随时用水”
“今年我们工作的最大亮点,就是解决了困扰大家13年的生活饮用水问题。说起办实事,该矿行政股长赖燕斌自豪地告诉笔者。
龙潭煤矿从2006年5月以来,生活用水都是从矿区5公里外的一处水源地,通过8吋无缝钢管引入矿区使用,当时大伙儿洗澡都是在大澡堂里,水倒还够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管逐渐老化,多次因漏水抢修,加上生活好了,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热水器,不再聚集在大澡堂里,这也使得“限时用水”问题凸显。为此,该矿在水源地水泵房上方安装一台22千瓦增压泵增加水压,但还是无法摆脱“限时用水”,给职工们特别是一线职工带来诸多不便。
“现在好了,我们终于可以随时用水了!赖燕斌开心地告诉笔者,我们张矿是机电专业毕业的,他多次和矿里生活区的用水改造技术攻关小组成员深入实地调研,经过多次实地踩点测量以及数据计算核实,运用他的专业知识,与大家一起探讨,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原安装的增压泵下方150米处安装一台7.5千瓦增压泵,位置低了,我们便可以通过‘推力’引流,这比原先靠‘吸力’引流效果好多了,而且还省电。我们原先位置上的22千瓦增压泵也放那备用,以备不时之需。据了解,为了使该矿职工群众能够尽快实现“随时用水”,该矿由职工组建起来的施工队利用周末时间,不分昼夜地安装增压泵,仅用2天就完成了计划4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除此之外,用7.5千瓦增压泵代替22千瓦增压泵,每月能节省电费2000多元,可以用来支付给附近居民2年的水源地租金。
从“忧居”走向“有居”
龙潭煤矿职工家属有1000多人,原先两三个人挤一间单间,住房十分紧张。
自2013年起,在争取了省市地方部门支持后,该矿于井口工业广场附近增建了240套廉租房,矿里职工几乎人人都有单间,大家一下子从“忧居”走向了“有居”。
但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要让“有居”真正落到实处,还有相当多工作要做。为了拿出好的职工住户管理方案,赖燕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大量调研,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住房分配和管理方案。笔者从该矿的行政副股长严广椿了解到该矿的住房评分细则,从工龄、学历、职务职称、先进、双职工等5个方面进行住房评分,既不失对老职工、双职工的“照顾”,又体现了该矿对“争先创优”的重视。想要“优居”,光靠“工龄”和“结婚”还远远不够,积极提高学历、评职称、努力评先进方可拿到高分,让“优居”手到擒来。这也给暂时分配不到住房的职工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努力工作、努力考证,分数到了,就必然可以分配到住房。“落实这一政策后,职工们特别开心。赖燕斌告诉笔者。
(朱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