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榜样的力量
文章字数:1,216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上海读军校时,就很崇拜北大讲师李燕杰老师,常去收看李燕杰老师的演讲《塑造美的心灵》。
  当时的上海大街小巷都在播放李燕杰老师的演讲,男女老少围在黑白电视机前,那种热闹的场面可谓是万人空巷。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议论李老师的演讲,畅谈听后的感想,我还专程到南京路的新华书店买了这本书,视为珍宝,反复阅读,如今仍爱不释手。
  李老师讲过的精彩片段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比如,李老师讲到当时有个北大的学生才十九岁,名叫金安平,她在日记本第一页写道:不管母亲多么贫穷困苦,儿女对她的爱也决不含糊;我只喊一声:祖国万岁!更强烈的爱在那情感深处。这一段金光闪闪的语言一直在我耳际萦回,激励着我奋力向前。
  爱国是永恒的主题,报国是应尽的责任,我写散文、诗歌也喜欢以爱国为主题,字里行间充满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特别是亲历了1988年南沙“3·14”海战之后写下的《南沙之恋》《离别时刻》《西沙赶海》《十八岁旋律》《相思鸟的故事》等作品,都激荡着浓浓的爱国激情,澎湃着爱我中华的最强音符。在当时还有曲啸老师的演讲也很精彩,很有影响力,部队还组织官兵收听曲啸老师的演讲录音。
  自2017年12月意识形态责任制纳入省委巡视以来,我已经巡视过市县区、省直单位、省属企业、高校等30多个单位。去年9月以来,我应邀讲授意识形态专题课30多场次。有这样的机会去讲课,去展示演讲才能,首先要感谢李燕杰老师的榜样力量,对我的默默牵引。
  当年,年轻的我听了李燕杰老师的精彩演讲后,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暗下决心,要向李燕杰老师学习,像他那样去给人们作精彩的演讲,用自己深情的鸣叫去讴歌真善美,向人娓娓诉说大海的宽广与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每当我在给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领导和从事宣传、意识形态工作的骨干作讲座时,我深深感觉到,今天的我,已成了当年自己所崇敬的李燕杰老师,当然,这只是从讲课形式而言,在场面和影响力方面不敢与李燕杰老师相提并论,我只是李燕老师的崇拜者,一个李老师不认识的学生、徒弟。有一首歌叫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套在我身上就是——头白了我就成了你,当年的理想,当年的暗下决心,在近40年后的今天变了现实,梦想终于开了花。虽说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这是一份”迟来的爱”,虽然来得晚了些,但是有总比没有好,知足才会常乐,知足才懂得感恩。
  其次,要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把意识形态提高到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的高度,并纳入省委巡视,使我有机会参加巡视,并有机会走上讲坛,交流意识形态责任制巡视的心得体会。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遇”与“有准备”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不懈的努力、充分的准备,即使有再多的机遇也只能是匆匆的过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沿着认准的方向、既定的目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滴水穿石,总有梦想花开的那一天。天道酬勤,老天爷不会让勤奋的人失望的。努力吧朋友,让榜样激励你奋勇前行,祝你梦想成真。(陈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