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栉风沐雨,70载铸就荣光。在新中国迎来70华诞之际,我们家也在这70年间悄然演变成“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爷爷的奋斗时代
爷爷的童年大致是在解放前度过的,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物资匮乏的年代,刚刚长大的他进城打拼。凭着出色的农活经验,他有幸被派到南昌学习。爷爷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水利系统,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代水利人。
爷爷见证了江西水利建设从无到有的发展。犹记得在我儿时,爷爷戴着他那顶草帽,走过了一条条沟渠,一座座水库。那时为了响应国家的鄱阳湖水利建设,爷爷那几年长期在外,大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风范。1998年抗洪后,爷爷已经退休了,但他仍和爸爸一起积极地参与了灾后重建。
七十载治水兴水,七十载山河换颜。新中国成立以来,爷爷和几代水利工作者一起见证了中国水利工程的飞速发展。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几十年的水利建设,才有了如今跃居世界前列的水利工程规模,这也是爷爷作为水利人的骄傲。
如今爷爷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是每天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爷爷常和我说:“现世安稳,是因为祖国的强大。医保、社保等各项民生的完善,才有了我们这一辈退休后的悠闲岁月。
父亲的军旅生涯
军人,是父亲最引以为傲的身份。
他经常向我和弟弟讲述他当年在部队的光荣岁月:“从前在部队,修筑工事全员出动,都是手挑肩扛。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再大的困难也要上。
去年,他去将乐看望32121部队,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战友,畅叙战友情。那天妈妈打电话给我说:他们太久没见,聊着聊着都哭了,哭得像一群孩子。
父亲虽已退役,但还是时常关注国防新闻。当他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朱日和训练基地沙场点兵,那气吞万里如虎的恢弘气势,他恨不得自己也在上面厉兵秣马。当得知祖国拥有了航母等国之重器,他也为之骄傲自豪。
军人的情怀伴随父亲一生。就算“老骥伏枥”也能“志在千里”,对于军人来说,无需再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因为“若有战,召必回”。
我的恋爱故事
恋爱,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风景,爱情的甜蜜让人回味难以忘怀。怀念起相思相恋到相爱的过程,一路走来风雨并肩,互相共勉。
记得上大学那会儿,我们是异地恋,起初只能靠煲电话粥一解相思之苦。从开始的宿舍电话到后面的手机,从2G到4G,到如今让人民津津乐道的5G时代的来临,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中国通讯的快速发展,吹响了“网络强国”的号角,网络通讯的便利也给恋人们增添了幸福感。
在热恋阶段,火车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南昌到赣州的距离只靠铁轨牵系,这时候爱情就是一张车票,他在铁轨那头,我在这头。火车上5小时的等待依旧甜蜜,诚如席慕容所说:“等待等待,越等待越爱”,等待着去寻找坚守的价值。
听闻今年昌赣高铁即将通车,国家交通的飞速发展,为多少相隔两地的“牛郎织女”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我和爱人毕业后先后投身于福建省发电企业,从传统的煤电到今天如火如荼的风力、太阳能、核能发电,这些都见证着电力系统也正一步步地努力朝着清洁能源的方向发展,为打造美丽的“清新福建”贡献着绵薄之力。吾家有女初长成
2016年,,女儿呱呱坠地女儿呱呱坠地。。从开始的蹒跚学步到现在的活蹦乱跳,,真的感叹她的小脑袋瓜怎么转得那么快,,爱问为什么爱问为什么,说出来的话有时候能够““一鸣惊人””,逗得她爷爷奶奶合不拢嘴。
每周一上午,我都能看见楼下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升国旗唱国歌,女儿就是其中一员。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一个个带着稚气的娃娃音,成长就在接受教育的点点滴滴之间。
一家人在观看70周年国庆阅兵时,一向好动的女儿,静静地坐在我身旁,看到飞机和坦克时她也兴奋不已。小小年纪的她,也许并不懂这些先进武器,但也许她能从她爸爸激动的情绪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看完阅兵仪式后,女儿摇着小脑袋儿,唱起了“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这首《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是她在幼儿园学会的第一首歌,这也许是最好的爱国教育。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我们“四世同堂”的家,只是祖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国家河清海晏、繁荣昌盛,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安居乐业。(杨梦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