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来,在低迷的煤炭市场形势下,天湖山能源公司把提煤质促销售作为经营效益增长的重点,通过提升全员煤质管理意识、过程管控和责任落实等手段,多措并举、突出重点、层层把关,确保煤炭质量持续稳定,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截至10月底,该公司块煤、高灰煤两个效益煤板块的销量就占总销量的57.76%,同比增加约10万吨,且高灰煤板块综合售价同比增加了8.16%。
“影响原煤质量主观因素主要有员工质量意识不强、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及拣矸力度不够等原因。”化验室主任郭清河在会议上给矿井煤质管理相关人员剖析当前影响原煤质量存在的问题。该公司从提高全员煤质意识入手,充分利用广播、班前会、简报、板报、微信、集中学习等各种形式加强职工业务培训,广泛宣传煤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加大对与煤质相关岗位职工的教育力度,形成全员、全过程抓煤质的浓厚氛围。
“要加强煤炭销售过程的管控,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该公司运销部经理尤泽豹在工作会上强调。
由于今年销售形式以地销煤为主,销售厂家多,需求的煤种也比以前多样化,该公司煤炭的进厂、调配、堆放、装运等一系列工作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进厂煤炭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采样、化验,根据进厂原煤的化验数据及定量给料机进行合理调配,商品煤按不同质量等级分别堆放并进行采样、化验,确保商品煤质量稳定且符合客户要求。结合集团对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要求,该公司制定了采制化廉洁风险防控实施细则,对采制化全过程实行监控管理。
“要切实加强煤炭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入场煤炭质量,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该公司运销部副经理郑敏东说。
该公司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煤炭计量质量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煤炭进厂验收及质量考核奖惩措施进行了细化分解并制定责任清单。要求对两矿进厂煤炭进行每月各不少于3次的含矸率抽检,由公司煤质管理办公室成员进行全程监督,并对灰分、水分、含矸率每月进行综合考核,执行超水、超灰、超矸扣产制度。今年一至九月份共抽检62次,扣产量7211.41吨,奖励6245.08元,处罚241513.04元。(邱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