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不负集团嘱托不忘为民初心
——记福能集团驻村第一书记们
文章字数:1,482
孙涛(右)在察看水稻长势

曾国强(右一)在进村道路拓宽工程施工现场

何国军(左一)指导烤烟生产

  为助力脱贫攻坚,按照省委组织部的安排,福能集团分别向政和县西溪村,向浦城县佘墩村、后濠村派出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曾国强、孙涛和何国军。作为集团派出人员,他们始终牢记集团领导的嘱托,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为脱贫攻坚贡献福能力量,在乡村建设中展现着“福能人”的风采。
  推进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
  扶贫绝不是给了钱就了事,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驻村第一书记们纷纷将目标聚集在产业发展上,通过深入了解村情,广泛调研论证,找准适合驻在村实际的产业项目。政和县西溪村第一书记曾国强,与村两委一道致力在西溪村发展“高山特色种植业”。村集体去年进行高附加值农产品试种,种植覆盆子40亩、羊肚菌10亩,种植烟叶60亩,今年组织种植特色穆阳水蜜桃20亩,并在此基础上申请成立了由村集体主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和村财增后濠驻在村处于高山区无污染的特点,推广优质稻、烤烟、农家羊等特色产业生产,并积极联系销售渠道,促进了农户增收,全村18户贫困户全面实现脱贫。
  建设民生工程,补齐发展短板
  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制约着乡村生活质量的提升。多方争取资金,加强基础建设,成为了驻村第一书记们的又一艰巨任务。佘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孙涛积极争取派驻单位福能集团的关心支持,并多方向市、县有关部门筹措资金达242万元,投资新建廊桥、拓宽机耕道、修复水渠,改善村庄照明和卫生设施,并建设了幸福养老院,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西溪村第一书记曾国强更是多方奔走,累计争取到扶贫款286万元,对进村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由3.5米的单车道拓宽至6米的两车道,并争取到了70万元的美丽乡村项目,对村内古道、巷道、排水沟等进行美化改造,改善村民人居环境。
  建强基层支部,夯实基层基础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驻村第一书记们都将建强基层支部作为第一任务,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西溪村第一书记曾国强着力强化党员作用发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思考学习,结合村情提出“党建带群建,群建壮党建”的党建工作思路,其核心是壮大村党支部,为每个党员设岗定责,强化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以此推进全村各项工作。佘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孙涛则扎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开展学习教育、党员议事、志愿服务等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在抗洪抢险、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了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奉献精神。
  真情服务群众,坚持廉洁自律
  农村贫困户因大多身体残疾、患重病或无劳动力,脱贫难度大。驻村第一书记们除做好节日慰问外,还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动态,积极落实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各项惠民政策。如佘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孙涛安排身体残疾贫困户方火忠到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就业,积极联系农业部门免费为上肢残疾的贫困户方明培训养蜂技术,使方明依靠养蜂每月收入提高2000多元,同时通过产业扶贫和政策兜底各项措施,确保每个贫困户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驻村第一书记们还时时不忘自己是福能集团的一员,在工作中紧紧团结村两委,在工程建设、村财管理等方面做到廉洁自律、公正公开,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贪不占,时时处处展现福能集团员工的良好形象。
  (郭贤权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