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煤而兴,因煤而变。
作为福建省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福建能源集团生产的煤炭曾源源不断输入各行各业,为福建省乃至新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动力支撑。新时代,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福能集团在压减煤炭生产、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推动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开发,为煤矿这块“黑土地”规划了新蓝图。近日,笔者踏上了矿区的土地,探索福能绿色发展的奥秘。
大胆跨界黑土地种上了水稻
天高云淡,碧空如洗。站在高处极目远眺,近80亩水稻田尽收眼底,齐刷刷地长着嫩绿的叶子,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耀眼的波光,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三个月前,这里还是原永安矿务局车队的老建筑,经过我们土地修整,现已全部种上了仙优‘1540’水稻,有望在今年十一月份收成。”永安市安砂镇热水·曹田村福能集团旧村复垦项目现场,永安煤业物业分公司经理薛斐发介绍说。
老矿区土地复垦,对煤矿人来说既是一个新名词,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的使命担当。为将矿区大量的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三年多前,福能集团领导从农村土地复垦政策中得到了一些启发。通过积极协调,2018年7月获得原省国土厅和省财政厅同意福能集团煤炭企业关闭矿山实施复垦批复。今年4月,福能集团第一批14个复垦项目获得省自然资源厅确认,项目规模合计398.11亩。
为了赶在今年“立秋”前完成首批复垦土地水稻种植,薛斐发和项目组人员马不停蹄与供水、供电、林业部门及当地村委展开协调工作。“尤其是工作开始头几天,当地村民不理解政策,心里很抵触,协调难度大。”对与村民协商解决争议的日子,薛斐发记忆犹新。在他们每天挨家挨户,坚持不懈做工作下,村民们被他们的诚心所打动,渐渐理解了并支持土地复垦工作。
土地复垦,对于长年和煤打交道的煤矿人来说,是一次大胆的“跨界”。
“为适宜耕种,在当地农户的指导下,光是安砂热水项目这块地,我们地表挖出的深度就达2.2米,共分四层分别回填了黄土、耕作层优质土等。同时,还修筑了水利灌溉系统和耕机道,实现科学合理灌溉养护和机械化收割。”该项目复垦管护工作人员马雄俊说。据他介绍,热水项目组还借鉴“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与当地村委和农户签订种植和管护承包合同,项目组派专人督管,既保证了种植质量,还带动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与热水项目相同,福建煤电公司投资15万余元的坎市街社区瓦窑坪煤矿污水处理站复垦项目5.81亩土地也已全部改造成六级耕地标准的水田,种上了水稻。
不同的是,该项目负责人戴星明是一名“水稻通”,这位年轻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在农村长大,有耕种经验,大学毕业后在基层矿井从事地质勘探工作。由于所学专业与土地复垦“沾边”,煤电公司人尽其才把他调入物业管理中心任副主任,专门负责土地复垦工作。职位的变动、领导的重托,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选苗、节气、播种、灌溉……”戴星明侃侃而谈,俨然一副“老把式”,“而且,我们种植的水稻全部用有机肥,是纯粹的绿色食品。”他认为,复垦土地实行生态耕种既是政策的刚性要求,也是集团坚持生态理念,实现绿色发展的需要。(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正是在像戴星明这些为代表的集团“新农户”不懈努力下,截至8月15日,福能集团首批复垦项目除新增的一个项目外,已全部立项并开工建设,其中4个项目94.13亩已复垦完毕种上了水稻。
“接下来,我们要及时总结第一批土地复垦工作经验,积极推进土地复垦验收工作,争取达到更高级别的挂卖交易价格,尽早见成效,真正实现土地盘活效益,为关闭矿井转型提供发展支持。”福建煤电公司副总经理苏金尾表示。
华丽转身矿山蝶变主题公园
初到坐落在培丰镇的福能矿山公园项目建设现场,即被深深地震撼住了。印象中山区煤矿特有的老旧建筑已全然改观、披上新装,雄伟壮观的煤矿博物馆拔地而起,连接矿井的地下密闭游览通道在挖掘机“轰隆隆”的响声中紧张地施工着,一个极具现代气息的矿山主题公园已经初具雏形。
培丰镇,作为龙岩市历史较为悠久的矿山集镇,几十年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命运随着煤炭兴衰而沉浮起落。2015年,福能集团培丰煤矿因国家产能结构调整关闭,如何实现转型摆在了集团领导的面前。面对广大员工的期盼,敏锐的福能领导班子再一次在煤矿旧址上发现了新的宝藏,打造矿山主题公园的思路脱颖而出。2018年3月,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投资概算3亿元,华东地区首家以煤矿工业旅游为主题的福能矿山公园正式开工建设。
“矿山公园主要以展示福建煤矿开采历史,见证福能集团‘因煤而兴’的发展历程为主,融合矿山文化、客家文化和煤矿开采、地上景观、井下探秘体验、养生度假等元素,着力打造一个具有厚重的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和教育功能的煤矿工业旅游景区。”矿山公园项目筹建处主任助理黄伟铭介绍。
按照规划,矿山公园将利用已关闭的培丰煤矿的井上、井下构筑物和设施设备等众多近代工业遗迹,建成主要包括煤矿博物馆、现有建筑装修改造、地面景观和井下20个探密游设施等四部分旅游景点。计划今年十月份完成综合验收,明年一月份开始布展装修、六月份投入试运行。
“我们还将围绕福能矿山公园,积极打造集矿山工业旅游、养生休闲度假、绿色生态、健康医护养老为一体的福能培丰绿色小镇。同时计划与土楼等周边旅游景点进行‘联姻’合作,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对于矿山公园的未来,黄伟铭有着这样的盘算。
而对于煤矿的矸石山来说,如果治理不善,将会成为破坏环境的“杀手”。永安煤业公司仙亭煤矿是福能集团煤炭板块的骨干矿井之一,年设计开采能力达30万吨。由于长年开采出的矸石堆积如山,扬尘污染一直饱受地方百姓和职工诟病。
“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遵从自然、绿色发展、包容互惠,打造绿色矿山,这是一个国企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责任。”仙亭煤矿矿长黄国瑞有着这样一种家国情怀。
据黄国瑞介绍,近年来,仙亭煤矿积极推动矸石山治理规划,并按照“小区在园中,园在小区中”的绿色整治思路,将矸石山治理与绿色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结合起来,投资300万元,利用矸石山土地平整建设员工宿舍、业务骨干别墅,一举解决了征地困难和员工住房不足的问题。今年初,又利用闲置场地投入120多万元建设党建主题公园,配套实施绿化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现在出门就是绿色,小区像花园,比城里还干净。”家住矿山的职工无不自豪地逢人就夸。
“绿”生大地,大地方能亘古不老。眼下的矿山,正在旧貌换新颜,向着绿色发展的目标蝶变。(陈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