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尽管没有见证共和国的诞生,但从我上小学开始,就有幸作为一名学生、青年和矿工代表,在30年的时间里,三次参与了新中国成立40周年、50周年、60周年演讲比赛。三次演讲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和我生活的变化。
1989年,新中国成立40周年的时候,我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尽管那时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11个年头,可是由于我家住在大山深处,孩子多、劳力少,虽然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物质生活还很贫乏。记得那年,我被学校选去参加邵武市中小学生“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我是既高兴又发愁,自己有这份殊荣值得高兴,可是登台的服装却让我全家犯了愁。小时候我都是穿哥哥姐姐的衣服,那些衣服又破又旧,怎么能登台演讲呢?临行前,母亲从家里的伙食费中拿出了10元钱,叮嘱父亲给我买件新衣服。父亲在城里逛了好久,花了10元钱从摊子上给我买了件白色的连衣裙,那是小时候我最爱的一件衣服。父亲说那10元钱是母亲卖了两个月蛋攒下的钱。直到1993年,姐姐高中毕业后,和村里许多年轻人一起去深圳打工,每个月能寄两三百元回来贴补家用,而父亲的工资随着企业效益的增加,也有了提升。那时起,我家的生活才有了好转,家里逐渐添置了彩电、冰箱等电器。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赶上了国家统招统配的末班车,从省煤炭工业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了永安煤业公司仙亭煤矿上班。一个月三百多元的工资,使我的生活相对富裕了,可以偶尔购买自己心仪的时装和物品。那年国庆,我作为青工代表,参加大田县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演讲比赛,我用自己的工资给自己添置了一身漂亮的行头,美美地站在演讲台上深情歌颂着祖国的发展和我生活的变化。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了。我的小家里有了电磁炉、微波炉、DVD、高清电视、全自动洗衣机、电脑等电器。为了方便孩子读书,我在城里买了新房。虽然身处矿山,可一到周末,我可以乘着单位的职工通勤车,到城里过两天热闹的都市生活。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我家的生活基本实现了小康。在参加“新中国60周年华诞”演讲比赛的时候,我没有刻意购置新装,而是穿着平时上班的服装,大方地站在演讲台上,讲述着我家的生活变化。
光阴荏苒,转眼10年的时间又过去了,这10年里,新中国科技高速发展,“高铁”“电子商务”“5G时代”“港珠澳大桥”……2019年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我再次提起笔歌颂她,她不断变化着、发展着、壮大着,我家的生活也从贫穷到温饱,再奔向小康,并且将和所有身边大多数人一样,继续走向更加富裕幸福的明天。
(李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