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老廖的平凡事
文章字数:1,198
图为廖钻青在操作叉车。

  老廖,全名廖钻青,现任福建水泥炼石厂制成分厂叉车工。他工作踏实,为人和善,高高颧骨的脸颊上始终带着一副憨厚的微笑,工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廖”。
  老廖是1961年4月出生的,参加工作后于198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众多工友中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同志。
  “老廖,现在有空?帮我们工段去大型配件库领一趟皮带托辊。”8月15日上午8点,刚到班组的老廖就接到运行工段值班长龚建生挂来的电话。
  “好的,等半个小时吧,我现在要送一趟电焊机去包装车间。”老廖愉快地答应着、解释着。
  “老廖,给我们班组叉个垃圾斗过来。”“老廖,10点左右我们要去五金库领一趟材料,辛苦你一下呗!”“老廖,今天我们工段清洁生产,中午要加班,能留下帮我们运垃圾吗?
  “好的、好的!
  每天一到班组,老廖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有时一天会接到20多个工作电话,老廖总是“好的、好的”愉快地答应着,即使是早出晚归,即使是加班加点,即使是风雨交加,即使是烈日当头,他也毫无怨言。他常说的两句话就是,我急,他们更急,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多花点时间,干完就算了。
  “我急,他们更急,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多花点时间,干完就算了。在这通俗、易懂、简洁的话语里,笔者感觉到字字句句无不彰显着老廖守初心、尽责任,以企为家的主人翁精神。
  老廖的工段长告诉笔者:“用‘老黄牛’来形容廖钻青恰到好处。在每次的设备大修期间,老廖一旦坐上叉车,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有时连去趟厕所都被大家追得‘屁滚尿流’。在今年6月26日至7月10日为期15天的1#水泥磨设备大修中,他连续12个中午、个晚上加班,现在已经过去1个多月了,从未提及过补休一事。长期以来,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晚上,只要生产上需要叉车,老廖总能随叫随到。也正是他对岗位的坚守,对工作任劳任怨,才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职工’。
  了解老廖的工友都知道,老廖有着多年的腰椎病,据说这种病最忌讳开叉车了。难怪有人说:“空叉车‘蹦蹦跳跳’,重叉车‘前摆后翘’,震得你腰酸背痛,回到家就想睡觉。”冬天开叉车四面通风,夏天开叉车上蒸下烤,这也正是操作叉车工作时的真实写照。
  老廖告诉笔者,其实他现在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应开叉车了,但青年人大都不喜欢这个工种。他还说他反倒爱上开叉车了,让他去干别的活,还真的不舍得离开“陪伴”了他30多年的叉车。这也许正是人们常说的“热爱本职”吧!
  8月17日中午快下班时,笔者从现场干活回来,正碰上老廖利用工余时间,主动清理着场地上前几天在此制作非标件时,剩下的废旧、大小不一的钢板材料。一个人在烈日下爬上爬下,足足干了一个多小时。尽管有同事下班从他身边路过,喊他说:“下班了老廖,下午再弄吧!老廖仍不慌不忙,仍专心致志地驾驶着叉车,直到将场地整理得井然有序,才收工下班。
  (蒋沛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