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追忆八闽土地上的铁血军魂
文章字数:915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当红军挺进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取得了胜利后,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这首《如梦令·元旦》,红军行军途中昂扬的革命精神和高歌凯进的喜人形势跃然纸上,重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和如火如荼的八闽大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在八闽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上:领导人召开古田会议,锻造红军军魂,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种;毛泽东同志开展才溪乡调查,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战士们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据险拖延敌军,在松毛岭的狙击战中持续了七天七夜,几千名红军战士身死松毛岭,用头颅和鲜血书写不屈的军魂;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道路的尽头为止”,红军在长汀、宁化集结,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有这么一个地方,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也曾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最后的囚禁地。在被囚禁在汀州试院时,瞿秋白坚贞不屈、拒绝劝降。在罗汉岭英勇就义时,他高唱国际歌,从容不迫走向刑场,体现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胆魄。
  有这么一场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的一仗,关系到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临危受命,掩护主力过湘江,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绝大部分将士壮烈牺牲、血染湘江。在湘江战役中担起绝命后卫重任、浴血奋战湘江的官兵主要是来自闽西的子弟。
  有这么一件文物,是全国唯一完整的一本《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在宁化老红军罗广茂那里保存。他年少参军,在朱德身边任司号员,因不幸负伤、外出躲避,将号谱交由母亲保管,在颠沛流离中号谱不知去向,这件事成为了老红军一块不能言说的心病。四十多年后家中拆建谷仓时,发现军号谱被布和油纸裹得严严实实,钉在谷仓底板上。老红军如释重负放声大哭。这通过两代人的努力得以完整保存的号谱,体现了老红军对党的忠诚、对职责的信仰、视军号谱为生命的执着。
  铁流滚滚,岁月峥嵘,红色土地浸染着烈士的鲜血,红色岁月记载着隽永的故事,先烈的事迹可歌可泣,军人的赞歌永远流传,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铁血荣光值得后辈永远追忆。((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