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
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福能新能源公司林国裕
文章字数:2,626
    林国裕在风机内部检修。

  到2019年,福能新能源公司已成立了11年,我也在公司工作了11个年头,亲历了、见证了公司的成长和壮大,对公司有着深厚的感情。11年来,我始终在一线岗位履职,历任了维检专工、筹建处副主任、主任,风电场副场长、场长,维检中心主任等多个岗位。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践行好“五敢五上”要求,勤于学习、锐意创新、甘于奉献,把满腔的热情和无穷的智慧都融入公司发展实践中。
  作为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我始终把服务生产、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一切以生产发展为中心,站在全局的高度、公司的立场思考问题,勤勉务实工作,敬业乐业奉献。
  对风机维护来说,故障就是命令,对现场临时应急组织与协调,是检验一名管理者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努力做到快速响应,减少损失。记得有一回,石井风电场因配合电网停电时间较长,造成了变浆电池失效。为恢复正常运行,我连夜组织人员拆除设备,更换电池,我和同事们一道,白天黑夜连轴转,持续奋战了三天两夜,终于恢复了正常供电。还有一次是东峤风电场风机湘变发生绕阻短路故障,我一边组织人员开展排查,拆除故障设备,一边制定临时过渡方案,减少故障造成的发电量损失。
  今年5月份,后海风电场GIS高压开关短路故障,备件没有库存,我随即做好各项更换准备。在5月18日备件进场后,我紧锣密鼓地组织安装,和同事们经过两天两夜的持续奋战,细致地做好调试工作,到22日顺利恢复了供电……为了保风机运转,大家随时待命、如箭在弦,一有故障、立即到位,在风机欢快的转动中感受工作的快乐。
  2016年,我服从公司安排,负责永春项目的前期筹建。前期筹建条件艰苦,在偏远山区,我毫无怨言,与施工队伍同吃住,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节假日也都忙于项目征地、各项手续协调和办理。由于地方对风电项目建设有不同的看法,造成对外协调难度大,在项目接洽中,经常受白眼、吃闭门羹,但为能推进公司项目建设,我有礼有节努力说服经办人员,争取他们的支持。
  2017年,我轮岗走上了维检中心主任岗位,这是重要岗位,工作成效直接体现公司的经济效益。我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也下定决心,努力带出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队伍。这是我对组织承诺,也是我始终坚守的初心。在管理实践中,我坚持按照“安全管理是前提,技术进步是支撑,队伍建设是保障”的思路,担好管理职责。
  公司风电场点多面广,分设在莆田、泉州、漳州三个区域,共包括20个风电项目、13座升压站。最早投产项目已近10年,新项目仍在陆续建设投产中,自行维护风机台数高达377台,风机设备也是进口、国产多厂家并存。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检修盘子,我秉承“该修必修,修必修好,一停多用”的维检理念,精心编制各场站年检、风机定维及技改计划,充分利用夏季小风窗口期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发挥“党员突击队”的作用,克服人员紧张、各项目定维任务重等因素,把好全局,统筹调度,有效保证各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检修任务。2018年,公司已投产的377台风电机组年平均可利用率达98.6%,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安全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夯实和提升一线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是我一直不懈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我在维检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人员网络体系和安全教育培训机制,特别在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方面,我坚持做到周学习、月考核考试,并把学习要求和日常实践相结合,从严管理,今年对两起未按规范执行“两票三制”的员工从严处罚并通报。通过考核,消除不安全因素,切实保证安全责任层层落实。
  技术进步是支撑。我注重技术管理并率先垂范,促进全员技术水平的提升。针对风机设备一些频发故障、设计缺陷等问题,我经常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技术人员一起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根源,寻找改进的办法。湘电XE72风机使用进口的ABB变频器,故障率高,且采购成本高、周期长,我和同事们探讨采用国产变频器来替代的办法。经过调研、试验,目前已完成8台风机的变频改造,单套国产变频器价格比ABB节约40万元左右,替换下的8个模块(单块价格15万元左右)等配件,可用于其他风机做备件,替代后风机故障率减少,年可节省备件约20万元,因减少故障每台风机增加发电效益约1万元。这样,因变频器替代,每台风机就可以节约费用66万元,全部56台全部改造后,可实现技改效益3696万元。近年来,我还带领部门人员开展了风机自动润滑系统改造、EPS电源柜等多项风机改造,改造后故障率明显下降,有效提升了风机的稳定运行水平,保障了风电场安全、经济、可靠运行。
  为建好队伍,我从新员工入职即着手做好培训,开展“一对一”导师带徒活动,让优秀骨干做新员工的“领路人”。通过讲安全、教技术、带作风,把学习的风气、工作的作风传承好。在公司成立集控中心后,大部分风电场采取了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模式,风电场的现场管理全部移交至维检中心,这就要求维检人员既会维修风机,又会电气操作,对技术要求更全面,管理要求更高了。我积极适应管理要求,探索新的管理方式,通过强化内部绩效考核,定好考核标准,执行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切实让会干活、干标准活的员工多劳多得,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开展班组“流动红旗”评选,激发了项目组间的集体荣誉感。我努力创造条件,让部门员工走出去感受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从厂家请专业技术人员来厂讲解设备维护等相关知识。部门内开设技术交流微课堂,固定在每周二由四个项目组的骨干进行技术交流分享,内容包括常见问题解析、故障分析、近期技术学习体会、新技术运用及设想等。目前维检中心多数员工都能独当一面,他们成为公司最为中坚的技术力量。
  今年5月份,公司开展“6.30”项目攻坚,要求在6月30日实现潘宅风电场风机并网发电。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近两个月来,我和同事们拼足了劲,提前介入,蹲守现场,做好与施工、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工作。6月20日,潘宅风电场升压站的一次性受电成功;月23日,第一台风机并网发电成功。我为维检中心团队在项目攻坚中的辛勤付出而感动,为公司新项目建成后,维检中心将承担起潘宅风电场维护管理任务和挑战而倍感压力。
  责任在前,重担在肩。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共产党人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在公司发展的新征程上,继续带好维检队伍,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为实现公司提质增效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