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清晨,睡梦中的笔者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吵醒。“老蒋你好!外面的雨很大,通知今天上班的人检查一下排水沟,特别要注意观察右边的河水上涨情况,一旦发现洪水倒灌进入厂区,立即组织人员围堵机房,确保设备安全。”福建水泥炼石厂制成分厂主任陈剑文在电话里说。
“好的!马上安排。”当笔者起身将窗户推开巴掌大的一条缝时,一阵狂风涌了进来,临街的马路上,朽枝枯叶、食品袋等垃圾漂浮在浑浊的水面上,缓缓往低处移动。
笔者急急忙忙来到值班室门口,只见同事范志强全身湿漉漉地从机房方向走来。他说,后面的“铁牛”减速机机房排水顺畅,但靠河边的空压机房不容乐观。由于地势太低,雨水大,烂草、垃圾顺着雨水拥过来,所以要时时有人守着排水口,几分钟不清理,就会被堵塞。河水正不断上涨,如果雨一直这样下,洪水可能会倒灌进来。
笔者接过范志强手中的铁锹,歪歪扭扭、磕磕绊绊地来到河边。尽管排水口还算顺畅,但不断上涨的河水还是让笔者倒吸了一口凉气,河水已经离排水口不足10厘米高了。
上午8点,另外两位同事魏建飞、颜旭东赶到,我们4个人装的装、抬的抬,将十几包沙袋分两层一字排开,结结实实地堵在两个机房门口,足足有七八十厘米高。
上午10点,雨势渐渐地小了下来。颜旭东自告奋勇留下观察水情,其他3人回到值班室,大家商定回家换换衣服,顺便吃个早餐,再尽快赶来。
顺昌防汛办发来通知:“7月7日晚上23点,顺昌境内将有一次近年来最大洪峰过境……”分厂又从其他险情小的班组调来两位员工前来支援。我们6人分成两个小组,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两个小时轮换一次。
下午6点,河水上涨明显加快,陈剑文微信通知调度,与铁路部门联系,取消晚上的进出车计划。在现场监视水情的人员加大了巡查力度,并增加了沙袋和铲锹、雨具等物品的数量,为晚上的洪峰做足准备。
晚上9点40分左右,浑浊的河水由排水口倒灌进来,1个小时后,就将堵在机房门口的最下面一层沙袋淹没。在值班室等待轮换巡查的几位同事听说河水倒灌进来,来到机房门前“虎视眈眈”地盯着洪水与沙袋的“碰撞”。每个人心里都在默默地祈祷洪水能早些退去。
又1个小时过去了。“退了,退了,水退了!”站在机房门口,紧盯沙袋上水位痕迹的范志强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激动得语无伦次。白色的沙袋上,留下了清晰的水位痕迹,机房安然无恙。
7月8日凌晨两点半,大家再次从值班室来到机房排水口,经确认,河水已经退去1米多,机房周边积水也渐渐消退。夜空上的月亮、星星时隐时现,犹如惺忪的眼睛一眨一眨,它们似乎告诉我们:“你们圆满完成了一次艰巨的‘降魔’任务,回去休息吧。”
(蒋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