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奋进”从热爱中来
——记“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蔡志群
文章字数:1,614
蔡志群在巡检设备。

  南方的夏季来得突然,鸿山热电公司集控室里的生产人员已换上了透气的夏装工作服,这也意味着机组迎峰度夏的攻坚战号角即将吹响。集控室内,有一位目光炯炯的年轻人,或“游走”在两台机组的监视盘前,或转战各类工作票、操作票的审核批准,亦或是接省调命令后发出机组负荷调整的指令,对待工作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他就是“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蔡志群。十年磨剑奋发有为始于最真诚的热爱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个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也一定不是好将军。运行岗位循序渐进的晋升之路就很好地印证了这句话,一名合格的值长必须同时具备运行团队中所有岗位的业务技能。从青涩懵懂的应届毕业生到能独当一面的机组主要负责人,蔡志群花了11年,除了逐渐丰富起来的运行经验,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和沟通协调能力的逐渐加强,也是助推他成长之路得以越走越远的“硬核”力量。
  回想起自己的成长轨迹,蔡志群用“一步一个脚印”来形容。2006年,从西安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的蔡志群选择了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电力行业,从学有所成到学有所用,他完成了人生第一次重要抉择。蔡志群怀着满满的热情与斗志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可摆在他面前的不再是课本和实验室,而是盘根错节的生产系统和纵横交错的阀门管道,更有日夜颠倒的工作消磨着他的意志力,一开始他有些退缩,甚至有些懈怠。一次机组的模拟事故演练彻底改变了他对枯燥的运行生活的看法,也转变了他的工作状态。原来维持一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如此强大的技术支撑以及如此紧密的配合,演练过程中值长准确的判断和指挥也令他心生敬意。在那之后,蔡志群开启了一段对生产系统和运行工作不断探索与发现之旅,这也重新激发起他对所学专业的那份初心,要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他下定决心。
  攻坚克难
  成长成才基于最殷实的储备
  2009年,鸿山热电公司还在基建时蔡志群就加入了这个大家庭。自2010年5月发电机组开始调试,他紧跟新机组的现场安装和系统的试运行工作,为机组分阶段启动献计献策。调试过程中,他发现启动锅炉变的中性点CT安装位置出现错误,可能造成故障时,随即向安装人员提出该错误并合力寻找解决办法。2011年,鸿山热电公司两台全国最大的热电联产机组顺利投产,作为一名担负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任务的生产人员,蔡志群难掩内心的激动。在配合调试人员完成机组的多次启动和停止操作、锅炉的吹管工作以及机组的甩负荷试验后,蔡志群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全方位掌握生产系统的运行工况以及事故处理等方面还存在巨大的知识漏洞,所以“完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储备”成为他当时重点攻坚的内容。在日常值班过程中,他一丝不苟,认真监盘,勤学苦练,多次正确处理凝结水中断、一次风机失速、汽泵机械密封水温度高等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故障及异常。
  虽说是慢热型的性格,但在探索机组经济运行方面蔡志群却有着足够的积极性和意志力。针对公司大型供热机组的真空变化对机组负荷的影响与纯凝机组不同,他撰写了论文《供热工况下,机组真空对负荷的影响》,保证机组的经济运行。他还撰写了多篇论文发表在《能源与环境》杂志上。他所在的机组也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火电600MW机组效能竞赛一等奖,他本人也连续三年被评为“福能集团业务技术骨干”。岗位练兵
  出类拔萃源于最尽心的付出
  熟悉蔡志群的同事都知道,对待机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想让机组“听话”,就必须俯下身用心“呵护”。采访中,蔡志群不断提到“职业素养”这个词,在他眼里的职业素养,不单单只是拥有足够的能力,更应具备相当的责任心和“干一行爱一行”的觉悟。
  2017年9月,福建省总工会联合福能集团举办电力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蔡志群自告奋勇,主动要求参加。面对高手如云的竞赛现场,他开始着手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并理顺思路,最终他沉着应战,在“集控仿真机技能”项目中摘得桂冠。
  (鲁春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