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看“三国”说安全
文章字数:715
  《三国演义》中,笔者对关羽之败记忆犹新,原本对关羽之亡甚为惋惜,但从安全角度分析之后,又觉得关羽可悲,甚至还有几分愤恨。
  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这名衔不是混来的,从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到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再到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可谓勇猛过人。但就是这么一位英雄好汉最终却落了个走麦城、丢性命的结局。
  在安全管理中,时有以“走麦城”来形容失责,在被批评、被处罚后,责任人多以“倒霉”“运气不好”等理由作为开脱责任的说辞。
  当初留守荆州之时,诸葛亮再三叮嘱关羽务必认真履职,并告知他“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之策。而关羽在留守荆州之后,渐渐淡化了管理意识,对诸葛亮策略也慢慢忽略了,全凭着经验来作决策,以为自己武功了得,没人敢招惹。最后关羽的管理团队出现了问题,先锋官傅士仁、糜芳饮酒,致使“帐后遗火,烧着火炮,烧毁军器粮草、火炮打死本部军人”,再到东吴吕蒙乘势偷袭并占取荆州,导致关羽败走麦城,丢了性命。
  以安全角度分析关羽之失败,笔者认为,关羽从辉煌走向失败是咎由自取,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他在取得许多成绩以后,骄傲自满,忽略了日常的管理。将官不认真履职而是在岗位上饮酒玩耍,关羽对此并不在意,这是制度不严格执行的表现。最致命的问题是关羽自负,他认为自己勇猛,无人敢与之抗衡。就像安全管理制度一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看似牢不可破,但如果管理者不把制度落实到现场,而是自负地凭经验管理,那么,再完好的制度也将变成一堆废纸,流于形式。
  笔者认为安全管理重在持之以恒,戒骄戒躁,当以久久为功的态度,投身于现场,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留一点隐患,不存一点侥幸,这才是避免安全管理“走麦城”、保证“荆州”不失最有效的方法。
  (张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