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午,永安市曹远镇汶州(社区)居委会在福维公司汶州综合楼举行挂牌仪式,同时,社区活动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我们小区居民又有了新的活动场所,还能与城市市民一样享受户籍民政、社会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帮扶救助、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服务。”参加居委会挂牌仪式的小区业主任力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居委会的成立,标志着福维公司企业办社会职能正式“落幕”,所有社会职能将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剥离势在必行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福维公司早期在企业办社会职能管理方面的真实写照。
该公司于1971年建成投产,由于与市区距离较远,在当时特定条件下,为促进生产、保障职工生活,企业大包大揽了职工的“三供一业”及社会职能。
尽管该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企业改制过程中,先后分离了学校、医院、劳服公司等职能机构,但是,职工的“三供一业”及计生、户籍、治安等社会职能却一直难以剥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尤其是进入2000年后,公司陷入经营困境,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弊端越发显现。
“公司职工家属区共有2249户居民,‘三供一业’移交前,公司每月对家属区住户的水、电、物业费都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部分,而且水电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每年在‘三供一业’及社会职能方面都要投入大量的补贴,加重了企业负担。”该公司原物业经理苏国招向笔者介绍。
不仅如此,为保证企业办社会职能正常运作,福维公司还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即使这样,我们与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服务相比,企业服务水平有限,难以满足职工需求。”苏国招表示。
因此,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对福维公司来说已经是势在必行。
拼出“福维速度”
没有经验复制,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不仅有来自职工诉求的压力,还有来自上级规定的时间压力。
“‘三供一业’及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涉及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职工在潜意识里习惯于依赖企业,对政策理解不够。家属区基础设施老旧,改造投入大。各项社会管理职能归口部门多,推进、协调任务十分艰巨。这些都不利于公司按期实现‘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目标。”福维公司经营班子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
时间紧、任务重,协调难、推进难。为确保移交工作加快推进,该公司成立了工作专项小组,明确22项工作任务和推进工作时间节点,并细化责任分工,将具体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小组、每一个成员身上。
“仅一个生活区垃圾处理问题,我们就要多次同永安市政府、环卫所、住建局进行沟通协商。”苏国招表示。为加快移交工作,公司领导亲自带队,积极主动与集团、地方政府、政府职能部门、周边村镇及各接收单位沟通联络,组织管网改造现场勘查、设计论证,与施工单位商榷具体的操作方案。
在各小组的艰辛努力下,该公司供电改造于2018年7月份全部移交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接管,厂区生活区物业于2018年9月1日移交福能融汇物业管理,厂区生活区新铺17公里主供水管网和家属区住宅“一户一表”改造任务按期完成,至去年12月底实现管网全线贯通。
福维公司“三供一业”及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得到了上级和职工们的肯定。福能集团总会计师卢范经多次到公司进行专题调研指导,他认为,福维公司“三供一业”及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抓得紧、做得实,跑在了集团前列。打造幸福家园
“‘三供一业’及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是上级赋予我们的职责和政治担当,我们一定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这项惠及企业和广大职工家属的好事做实做好。”福维公司副总经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负责人郭齐群郑重承诺。
改善职工居住生活环境,既是政策要求,也是“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必要条件。对此,该公司始终坚持“交得稳、接得住、管得好”的总基调,尽最大努力对家属区供水、供电及基础设施等进行维护改造。
近两年来,该公司先后争取和投入1000多万元,对家属区供电进行“一户一表”及小区道路拓宽硬化、危房沟渠修缮、小区绿化等121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改造,不断优化改善住户居住和生活条件。2018年,该公司再争取资金1800万元,对家属区供水管网进行改造,让业主们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目前,该公司职工家属区水电已全部实现分户设表、按户收费,“三供一业”相关设施基本达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
“这次居委会的挂牌成立,是我们企业和家属区广大业主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在接下来的职能交接与过渡上,我们将积极支持居委会做好居民服务工作,让职工家属安心工作、快乐生活。”郭齐群在挂牌仪式上表示。
(陈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