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观《流浪地球》有感
文章字数:780
  最近,我通过IMAX巨屏观看了广受好评的《流浪地球》,从开始直到结束,我都被深深地吸引。无论是从特效、题材、剧情、渲染力等哪个角度上说,本片都可圈可点,着实不失为一部成功的科幻片。
  首先,不得不说《流浪地球》的题材别具创新。影片讲述的是,在太阳不断膨胀而导致地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之后,地球人类共同合作,计划耗时约2500年将地球推移至最近的新恒星轨道以使地球继续存活下去的壮举。《流浪地球》将故事支点从地球拓展到了整个宇宙内。毫无疑问,它的格调就比一般的科幻片更高一筹了。
  该影片根植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西方诸多科幻片拯救地球的方式多是阻止发生或者引导人类迁徙;而《流浪地球》传达的则是“要迁徙可以,但是咱得把家也搬走”。前者迁徙,后者搬家。中国人讲求顺应天命,却又不会安于天命。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开篇就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万物都按它自己的规律刚健不停地运转,我们人类也要自强不息,以应对天地之变化。结合影片,既然太阳消亡了,但是我们可以搬家,影片中主人公号召全人类博取最后一线生机也是“自强不息”的表现。
  片中涉及到了引力弹弓、洛希极限等深奥的物理知识,在紧张而又刺激的视听欣赏之中向观众展现出了浩瀚无边又充满奥妙的天体宇宙世界。但严格地说,这部近两个小时的影片,情节不够紧凑,煽情的地方略显拖沓,以至于最后向观众呈现的“干货”不多。但人毕竟是情感动物,电影中蕴含的情感也是“货”吧。
  再说说影片的特效。总的来说,它能满足观影需求,但是谈不上特别恢弘惊艳。不管什么电影,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部电影在内容表现上略概括,细节渲染处都被煽情的话给湮没了。电影是艺术,艺术就应该高于生活,并在视觉听觉上对观众产生冲击力。但显然,该影片还没有做到让人说出“完美”两个字,这或许也是因为我们日益提高的审美值容易对我们接触的东西提出苛刻的要求吧。(谭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