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回老家完整地过了一个春节。回过头来想一想,很奇怪,很留恋的家乡味道不是鸡鸭鱼肉、海鲜大餐,而是儿时最常见、也最清淡、最简单的一道面食:酸面叶儿。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家里的亲人就采购了鲜鱼活鸡、花馍肉丸,炸好带鱼、豆腐,煮熟牛肉,厨房里堆满了干菜、青菜。团聚的亲人顿顿变着花样做美食,尽力营造出浓厚香甜的年味儿。可是刚到大年初一,大家的肠胃就开始“提意见”了:一桌子的肉、蛋、鱼基本都不下坑,几道青菜素菜反而光盘了。于是有人提议:吃几顿酸面叶儿!
酸面叶儿的面是老母亲麻利地在大案板上揉、推、压出来的手擀面,又圆又薄又柔韧,用刀划成宽柳叶状。菜是菠菜或大白菜。碗底是一撮盐、一勺老陈醋、一勺生抽、几滴芝麻油,放点紫菜、虾皮、香菜和蒜苗,热汤一浇。面叶儿放开水锅里煮两个水花后下进青菜,翻滚一下就可以捞出了。
端出一碗酸面叶儿看看、闻闻:面叶儿白而Q弹、青菜绿而脆甜、汤水热而清亮,酸爽中又带着芝麻油的纯香。如果还嫌味道不过瘾,再拍几瓣大蒜或切点葱花、加一勺辣椒油提味,那就更刺激了。
面叶儿要一口气吃完,扑扑啦啦的吸面、喝汤,觉不出一丁点的油腻、味厚,嘴里肚里全部都是面叶儿的筋柔、滑溜,青菜的鲜甜,汤的滚烫、酸爽,本来一碗就饱,却实在忍不住要再来一碗,才觉得过瘾。
面叶儿其实是我们家乡最原始、最家常的一种面食。三十多年前,几乎家家户户午饭都是面叶儿。不过那时候还吃不上纯白面,常常要掺上玉米面或豆面,更没有芝麻油、虾皮和紫菜,有时连酱油醋都舍不得放,只是盐水青菜面叶儿。父母们从田里回来,又累又饿,做面叶儿是最省事的了。我们兄弟几个常常在吃面叶儿时,会偷拿一块猪油拌着,酸面叶儿那叫一个香啊,整碗都会一滴汤不剩地吃进肚里。
二十多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面叶儿慢慢退出了家里的厨房。一天三顿饭已不仅仅满足于肉蛋菜,更是讲究营养丰富、口味变化、色泽诱人。饭菜口味、用料、食材的丰富厚重,反而使大家的肠胃越来越挑剔。常常会让人进入厨房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该做什么。回过头来想想,简简单单的一道家常酸面叶儿,却能够一下子打开大家的味蕾,返璞归真地体会到饭菜的本味香甜。
其实,我们的生活和人生何尝不也是这样呢?放下越来越繁杂的欲望,剔除越来越多的利己思想,舍弃越来越沉重的物质享受,回归纯朴、简洁、单一、真挚的面目,你也许会真正体会与品尝出更难忘、更满足、更幸福的味道。
(周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