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冬日寺行
文章字数:824
  初冬时节,暖阳模糊了季节的界线。深居山中,我常生出想出去看看山外世界的念头。
  从下洋出发到达蓬壶,与同行的凌风正准备去品尝蓬壶的特色小吃,碰巧遇见赶集的同事林斌。林斌热情地邀请我们吃蓬壶肉羹,而后又非要尽地主之谊带我们去附近的景点逛逛。本来想走得远一些,结果又进了山中,一起向普济寺进发。
  山路弯弯,绕了许久,才看见一座寺庙,我想那大概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了。离普济寺正门几百米处,有一块不是很醒目的木牌上写着“弘一法师遗址”。如此简陋之地,我心生怀疑。曾一时,我不理解李叔同的贸然出家,后来想想陈天华、老舍这些名人的人生轨迹,又觉得用这样一种方式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未尝不可。
  普济寺门口摆放着一块很大的石壁,上面写着一个遒劲有力的镀金“佛”字,让人一进去就感受到了圣地的肃穆。这里不如安溪清水岩热闹,甚是清静,不收门票,游客却少。我很难想象这里的人们是怎样度过长久的孤单岁月,也许是他们的心如主殿、圣池边的石阶一样纤尘不染吧。
  随后,我们随意观赏了一下周围的自然风光和寺庙建筑,拜过诸佛后就来到主殿侧面的慈孝寺。让人眼前一亮的弥勒殿、慈孝殿、观音殿与正对面的长廊相对排列;背倚的蓬山俗名凤山,逶迤绵延、横贯天际,势若巨鸟蓄势欲飞,山家称之为“凤凰朝天”。这里林木繁翳、鸟啾泉鸣、气候凉爽、风格旖旎,是蓬壶的一个新景点。此情此景,让我顿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林斌原本无意去弘一法师遗址,可既然已在山上,我便执意要往上走,见一见古迹遗址。我们经过了一片很大的芦柑园,走得都要失去耐心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人烟。一个五十来岁的妇女正在做午饭,许是久居山顶很少见到游客的缘故,她见到我们很是热情,搁下锅铲,就开始给我们讲弘一法师在这里闭修的琐事,讲来这里时遗址的境况,还讲到自己已去世的儿子。最后,待我们拜过神灵送我们走时,她还指引我们去旁边的水流处喝山泉,以示送给我们祝福。
  此行,因山中的景色,为遇见的山人,收获了满满的感动。(袁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