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一些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视而不见”,出现带烟下井、迎头不按规定敲帮问顶、架棚支护不及时、工作时不戴安全帽等违章行为,使安全管理制度挂在墙上,成了一个“摆设”。
笔者认为,员工不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员工对安全心存侥幸心理。一些员工认为,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会影响到他们的“嗜好”或者工作时间。比如,平常有抽烟的员工,下井8个小时不抽烟对于他们来说很难,因此他们会想尽办法带烟下井。再比如,按照规定绞车一次只能提升3部重车,可绞车司机有时会提升4部或者更多的重车,这样可以大大地缩短他们的工作时间。
二是安全培训不到位。有的煤矿安监部门对培训不够重视,新工人的培训只是应付性地做做样子,他们的考试也没有严格监考,出现新工人考试时互相抄袭、别人代考的现象,导致员工安全的知识严重不足。
三是安全监管力度不够。有的安监员责任心不强,在安全检查时“蜻蜓点水”式在井下绕一圈走走过场,没有真正起到监管的效果;有的安监员怕打击报复,在工作中不敢大胆开展工作;有的安监员把个人的利益看得比较重,对违章的员工还与其私了。
笔者认为,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在管理过程中,一定不能让安全管理制度成为“摆设”。要想让员工能够遵守并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应该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可以通过会议向员工宣贯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还可以邀请违章员工来讲述自身的经历,使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在工作中自觉养成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的习惯。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除了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知识、安全管理制度外,还可以通过演讲、小品、相声、快板等员工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培训。同时,要保证培训的质量,确保员工在考试合格后才能下井作业。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要抓好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对他们的工作质量要进行考核,对责任心不强、监管不到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要进行教育和处罚。同时,对不敢抓、不敢管以及包庇违章者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坚决清出安全管理队伍。
(陈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