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蔡泽鋆(左)参加矿里劳动。 “别人是什么‘富二代’‘官二代’,我更牛,我可是‘矿三代’,哈哈……”9月21日,永安煤业公司半罗山煤矿会计蔡泽鋆面对笔者采访时说。
1996年出生的蔡泽鋆是永安煤业公司今年新招聘的一名职工,也是半罗山煤矿年龄最小的一名员工。虽然长着比同龄人更为稚嫩的面孔,但参加工作仅短短的几个月,蔡泽鋆便收获了部门领导“学得快、干得好”的评价。
蔡泽鋆今年毕业于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会计学专业,就学期间他不但成绩优异,而且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先后担任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学生会常务副主席等职务,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凭着这份“惊艳”的简历,蔡泽鋆在毕业之际收到多家企业伸来的“橄榄枝”,但最终他却选择来到永安煤业公司,并主动申请到最偏远的矿井工作,这也是笔者当天采访他的主要原因。
“刚开始,我就是想来看看父亲和爷爷心心念念的煤矿到底有什么魅力。”蔡泽鋆说自己虽然是个“矿三代”,但自初中后便到城里读书、生活,对煤矿和矿工的印象长期停留在“黑、苦、穷”,但在每次家庭聚会上,他听家人们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煤矿的变化,比如破旧楼房变成花园式矿区、人力开采变成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开采等等,还有越来越多的矿工买车、买房,生活条件大幅提升。
蔡泽鋆说去年爷爷因病逝世,临终前反复叮嘱家人两件事:一是为他缴纳最后一个月的党费,履行党员最后的义务;二是让他戴着有福能集团标志的帽子离去,他一辈子都是一名福能人。这件事对蔡泽鋆影响很大,在伤痛爷爷离去的同时,他也下定决心替爷爷把这份“矿山情”延续下去。
来到半罗山煤矿,当上名符其实的“矿三代”,蔡泽鋆发现家人们没有骗他,现在的矿山和记忆中的矿山真的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即使矿山工作生活条件基本实现现化代,也因特殊的地理环境还是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
“是一种精神,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却让人充满力量的精神。”蔡泽鋆说自己原来一直想不通,为什么爷爷和爸爸会这么依恋矿山,这煤矿再好也比不上城里,但自从到煤矿工作后,他感受到一种矿工独有的“精神”,让人不由自主就想融入这个集体,融入这个“大家庭”,这也是煤矿唯一没有变的地方。蔡泽鋆来矿的第二天,生活区后山突然着火,由于天气干燥,火势快速向山顶蔓延开来,虽然火灾并不会给矿井造成影响,但该矿职工还是主动冲上山灭火。当时正值中午,不少职工都已上床午休,很多职工是打着光背、穿着拖鞋冲出家门的,等大家齐心协力把火扑灭后,不少职工的身上、脚上都被烫伤了。蔡泽鋆说,当地镇、村领导闻讯带人赶来时,山火已被扑灭,他们言语都充满着感激之情。
蔡泽鋆说,不久前受台风暴雨影响,矿区大面积出现山洪,洪水带来的大量泥沙将矿区唯一的进出通道堵住。值班领导在矿井微信群里刚发出抢险通知,全矿的党员和管理人员就拿着铲子、锄头赶来抢险,大家冒着大雨将道路上的泥沙清理干净,确保车辆正常通行。
8月份,蔡泽鋆还参加了所在党支部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和支部党员一起爬到山顶,对矿井生活用水的蓄水池进行清理、消毒。蔡泽鋆说蓄水池地处深山,小路长满荆棘,大家一路披荆斩棘到达目的地后,连休息都顾不上就立即劳动,由于工作量大,大家还把午饭带到山上吃。他感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干这么累的活,但真的觉得很有意义。
“只要有这股精神在,我们的矿工必将无往不胜,我们的企业必将蓬勃发展。当笔者问蔡泽鋆,面对煤炭行业持续推进关井压产的现状,对自己的未来和前景是否有忧虑时,他是这样回答的。他说,半罗山煤矿虽然已列入“十三五”末关闭计划,可在矿里一点也感受不到丝毫的萎靡不振,反而处处充满正能量。比如今年矿井提前着手减员分流工作,将机电队和井运队合并成机电队,减员8人,很多职工的工作量大幅增加,而收入却没有增加,但自始至终没有听到一句职工的牢骚。蔡泽鋆说,有这样的精神、有这样的矿工,还有福能集团的正确领导,何愁企业转型升级不会顺利实现。
“我愿意将自己的才学全部施展在煤矿,虽然我并不能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但我坚信在煤矿的每一天都会是人生最珍贵的阅历。”蔡泽鋆说。
(林芸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