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鼎(龙安)中国生态合成革产业园,你可以看到尤为显目的是一个最高的建筑物——百米烟囱正冒着洁白的烟雾,烟雾向天空徐徐散发,不一会儿就融入了蓝天,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这是福能龙安热电公司热电厂的烟囱。
“这烟囱冒的白烟不是烟,那白烟百分之九十九点七以上都是水蒸气。”龙安热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洪方明告诉笔者。
2017年前,福鼎(龙安)中国生态合成革产业园有小烟囱近40个,各家工厂都是自己燃烧煤炭,来转化热蒸汽使用。当时,整个园区几乎都是被黑色的烟尘包围和笼罩,基本看不到蓝天。
据了解,龙安热电公司从2015年11月18日开始浇灌第一方混凝土,仅用了16个月,就实现了投产供热,确保了目前园区42个生产厂家的正常供热,还给了工业园区一片蓝天。
近年来,在晋江、石狮、福鼎等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一些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用热快速增长,不少企业仍用低效分散的小锅炉供热,造成环境污染,也给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福能集团党委认为,推进绿色发展,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既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工作,根据沿海工业园区服装染整、造纸、皮革等企业相对集中,用热需求旺盛的特点,先后建设石狮热电、鸿山热电、龙安热电等热电联动燃煤电厂,通过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共向周边130多家企业供热,取代238台分散供热小锅炉。仅这三家电厂,每年可减少SO2排放量9342.96吨、NOX排放量9101.32吨、烟尘排放量4062.23吨,节约标煤58.21万吨。
目前,福能集团已建成包括热电联产、天然气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核电等在内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控股在役电力机组已达480万千瓦,风电投运规模持续位居省内第一位,几家大容量、高参数电力企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同类型机组中均处于领先水平。因环保而生,秉承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福能集团各电厂的环保工作始终走在同行业前列。近年来,各企业不断自我创新与突破,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绿色发展。
鸿山热电是省内第一家脱硝效率达80%的电厂,实现灰渣100%综合利用,废气排放达标。2015年,该公司率先在全国实施中压供热技术改造,供应中压蒸汽,全面替代工业区燃煤锅炉。2017年,再次投入2.7亿元,对两台燃煤机组的脱硫、脱硝、电除尘等设施提前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使机组的排放指标达燃气机组的排放水平。
晋江气电通过利用余热锅炉蓄热蒸汽为轴封和低压缸冷却提供蒸汽,使机组启动准备时间大幅缩短,每年节约146万立方米天然气。同时,该公司投资3亿元在电厂周边的荒山、滩涂和礁石上建成了装机容量为32MW的金井风电场;投资约1000万元,在厂内各类建筑物屋顶、车棚及闲置地面上建成了装机规模为1.17MW的光伏发电系统。打造出福建省唯一集气电、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一体的清洁能源发电示范基地。
石狮热电开展了“中压蒸汽替代导热油加热替代方案”研究,2015年就被泉州市政府列入“泉州市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行动计划项目”,也是石狮市促进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环保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的重点项目。目前,该项目被授予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如今,福能集团在发展清洁能源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电力企业总资产198亿元,占集团总规模的27.46%,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多丰收,而绿色发展也已成为福能集团福惠社会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陈仁居吴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