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食旅
文章字数:880
  当我从下班班车上下来,被一阵冷风吹得不禁哆嗦的时候,突然怀念起在大西北吃炕肉时那股身体和心里同时被熨暖的感觉了。好像气温降到十来度,那段在同样温度中的青海旅程记忆,迟缓了近五个月才慢慢被勾起和“感同身受”。
  想来作为吃货的我也算非常合格了,对去过的每个地方最先想起的都是专属那里的味道。在西北的第一餐,应该是六点多的火车到达兰州站,在刚升起的暖阳中,我们在车站附近的一家面馆里一人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冷切的牛肉片铺在热乎的葱花辣油面上,“哧溜”一吸,热气进了胃里,好像身体的每个细胞都溢出满足的叹息。
  从塔尔寺边上一家不起眼的餐馆吃的第一碗酸奶开始,这极具西北特色的小食就成了我和小伙伴们在西北旅途中每餐必点的招牌。尝遍这一路的各家酸奶,外形相差无几,口感却参差不齐,最好吃的总是第一家不经意碰到的美味。拨开上面一层厚厚的金黄色的奶皮,微黄的酸奶好似果冻般滑嫩,入口即化,没有奶膻味,自制的那股酸甜夹杂着浓厚的奶香在口腔里扩散,回忆起来嘴里依然忍不住分泌唾液。
  对于同行中的几个男生来说,西北的美食最吸引他们的无非就是能顿顿食肉。西北入夜较晚,晚上八点太阳还未落山,我们第一顿炕肉火锅就是在七八点的落日余晖中进行的。两个小伙伴去对面街买了二两青稞酒,大口吃肉,小口抿酒,滚烫的肉和清甜的酒在口腔里混成一股浓烈的西北风味,这让大家后来几天都回味无穷,且有想再来一场的畅快感。这里的牛羊肉都是做最简单的烹饪,保留肉质最原始的味道却没有南方羊肉的膻味。我觉得,火锅,是对寒冷的冬天的最大尊重,其意义除了御寒贴膘之外,还在于一桌人坐在一起隔着热腾腾的蒸汽畅所欲言的氛围。青海的气温昼夜温差极大,在祁连县的那个晚上,我们几个连同开车的小马哥来了顿对抗寒冷的西北式火锅。老式铜炉中央放着炭火,蔬菜肉食在锅中咕噜咕噜冒着热气,汤底是最简单的浓白肉骨汤,最简单却最有魔力地让所有食材在其中都发挥出最鲜美的味道。
  味道是最历久弥新的回忆,哪怕有一天我对这场旅行的记忆要靠照片来提醒,但是想起吃过的那些食物,口腔总会下意识回忆起那段难以忘却的味觉盛宴。(吴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