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这片进行着全世界“最有勇气的制度实验、发展实践”的土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的成就和变化,汇聚起来就是磅礴的力量,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折射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作为改革发展大潮中一朵浪花的福建南纺公司,在破浪前行中逐渐成熟起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创新之路。可以说,南纺改革发展的40年,是几代南纺人用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交织出的一幅神奇画卷。
上世纪70年代,南纺第一代开拓者们风餐露宿、挖山填土,在杂草丛生的安丰大沟,以坚强的毅力和愚公移山的精神,建立了一座3万纱锭、800台布机的纺织厂,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了由纱到布的生产。
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的号角声中,南纺人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激烈无情,单一的产品结构竞争乏力,产品滞销。在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南纺新一代领导人以敏锐的眼光,带领南纺人挣脱了旧经济体制的束缚,跨上改革开放的骏马,在市场经济的战场上奋蹄腾飞。南纺的创业者们,靠着“团结、勤奋、严细、创新”的企业精神,敢为人先、勇于探索,果断地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开发出国内第一块PU革基布,实现了从生产民用布到生产工业用布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厂长负责制、实行分厂制、建立厂内银行、改革分配制度和用工制度、推行现代管理方法、大力开发新产品,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使公司快速发展起来,成为
福建省纺织行业首家工业
总产值、销售额超亿元的企
业。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向
纵深发展,市场经济向企业
发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南纺人在公司党委的领导
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
南平工业企业中率先实行
了股份制改造,改革领导体
制、科室机构,实行十八级
无补贴工资制、全员劳动合
同制,实行内部模拟二级法
人承包经营、剥离非生产经
营性部门,轻装上阵,南纺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新世纪,改革进入深水区,南纺人没有放慢脚步,而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进行了企业重组,实现经营主业的调整和优化。公司提出了再造新南纺的目标,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水刺非织造布,在南平工业园区建设了南纺高新材料产业园区项目,迈开了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的步伐。南纺高新材料产业园区一期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南纺第一次真正走出安丰沟,跨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如今南纺高新材料产业园区二期项目建设大幕已拉开,在不久的将来,南纺将真正实现企业内涵式和形式上的变革,完成脱胎换骨式的转型升级。
40年来,以勤为本、以创为道的南纺人,让昔日人烟稀少、茅草丛生的安丰大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厂房拔地而起,装备也由单机台发展为现代化的流水线,一幢幢楼房取代了低矮的住宅,宽敞明亮的健身房为健身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场地,环境优美的公园成为职工休憩的好去处。宽阔的柏油路面、整齐的河道石护栏、成排的行道树,无不点缀着职工的美好生活。南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安丰大沟的兴旺,曾经的偏僻小乡村已变成了小楼林立、商铺沿街、人口密集的城镇。
“四十而不惑”,在中国文化中,40年是一个与思考、参悟相关的年份。40年前,伴随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南纺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在南纺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节点上,审视、回顾南纺在发展创新道路上所经历的春华秋实,更好地纪念改革开放40年,从中汲取智慧,集聚力量,继续前行。
画卷还在舒展,光彩将更加亮丽。今天的我们将循着几代南纺人创业和发展的优秀精神,传承发展,坚持创新,朝着做强做大的新目标迈进,新时代的南纺人也一定能够肩负起走向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以改革创新改革,以发展接力发展,未来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图为福建南纺公司办公大楼。(张志华摄)福建南纺公司高新材料产业园区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