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冬天穿雨衣,夏天蒸桑拿”,风电检修工们冰火两重天的工作写照就是对习总书记这句话的最好诠释。苦不苦想想80米高空风火舞,累不累想想汗水湿襟背!《做风机的守护者》,福能集团业务技术骨干韩建山为我们讲述风机检修工们的青春故事。
在新能源公司,数百台风机耸立在山顶、海边、盐场……海风吹起,松涛阵阵,养殖田水波粼粼,“风车”缓缓旋转,勾勒出风场独有的美丽画卷。
我是一名风电场检修员,我的工作任务是风电场变配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的检修。如果,您认为在这么美丽的风景中工作,一定是优雅的、惬意的。那您可是想多了,我和伙伴们的工作,那真是叫一个刺激。因为谁的作业场所是在80米高空呢?80米高的塔筒,最宽处约4.2米,最窄处约2.8米,内部分五层,仅一个宽度约60厘米直梯,直通顶部的。部分机型顶部空间很狭小,仅有四五十厘米高,大家需要匍匐才能完成最后的登顶。而我们身上的防坠衣和脚下的“铁鞋”,就有十几斤重。每个月,伙伴们要爬塔筒至少有20次,最高记录是一天爬了7次。我们检修员没有高大的,因为,太高太壮的,登顶太难。
冬天盛风期是发电的好时机,我们全天候待命,只要风机故障报警声响起,我们即刻更换上那身灰黑色的检修服,顶着呼啸的北风向着风机进发。风机机舱、轮毂晃动很明显。在晃动中工作,一会儿就会有晕船的感觉,真是人家晕车晕船,我们晕风车,检修班的同事都曾因此在机舱上呕吐过。可以说,我们的工作经验都是“吐”出来的。特别是在寒冬的夜半,起身上山修风机要有顽强的毅力。多穿衣服爬风机不便,不多穿又冷得直哆嗦,为了挡风,我们会在晴好的天气里穿上雨衣,这是我们风电场里特有的穿衣风格。伙伴们也经常开玩笑说哪几台风机是谁谁的“儿子”,那报警声就是风机的啼哭声,在呼唤着“父亲”的安慰。我们还把故障率较低的风机称为“女儿”,因为,它不那么经常发“脾气”,是大伙的贴心“小棉袄”。
夏天贫风期是年检的好时机,我们要紧锣密鼓地安排各个部分年度检修和技改工作。为减少停电损失和降低风机因停电而不受控的风险,我们就需要全体总动员,起早摸黑。时间紧,任务重!那是一年里最辛苦的时段。一台风机的年度检修3个人一组,大约要七八个小时才能完成。一台风机耸立在那,就像一台大风扇,想想都倍觉凉爽。然而,钻到内部去工作又是怎样一种体验呢?风机舱和轮毂都处于半封闭状态,夸张点说,就连中国移动的信号都很难穿透。在夏天太阳的暴晒下,温度迅速上升,这时的机舱里头就像是桑拿房,最高温近60℃。每次登机工作,豆粒般的汗珠就会不停地滴下来,汗水湿透了衣背,但为了完成检修任务,大家坚持着,一边认真检查各个元件,一边又担心汗水滴到设备上而不停地擦汗。大家轮番上阵,当工作结束下到地面时,一般都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午餐已完美错过了。面对这种“酣畅淋漓,挥汗如雨”的工作状态,大伙苦中作乐,戏称之为“免费蒸桑拿,排毒又健康”。
年检结束时,总能听到“你怎么变那么黑了”的评价。如果是妈妈问这句话,我听了也许会眼眶湿润,因为妈妈不知道我具体干什么工作。或许,在她的心里,她的儿子应该是穿着干净整齐的衣装,出入写字楼舒心清爽地工作。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这是那个时代的召唤,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的担当。我想说,身着灰黑色检修服的我们,也可以是这个时代青年人的担当。
每个风电机有300多个信号源,大到系统故障,小到螺丝松动,我们都要爬上去检修。我和我的伙伴们,也在工作中慢慢变成“全才”,既会机械、电气维修,又懂通信、电脑知识。像我这样的检修员,在福能新能源公司里有70多位。因操作难度大、又极耗体能,检修员清一色为男性,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且多为本科生。
这就是我们风机检修员的日常工作,工作环境艰苦,工作任务繁重。远离城市喧嚣,唯有风机成行;远离家人朋友,唯有风机相守。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所以,不管条件有多艰苦,我们都认为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干一岗,敬一岗,爱一岗,专一岗”是我们的信仰!在这里,我们与大山相约、我们与风机共舞。风电场就是我们根植理想、播种希望的美丽富饶的家园。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在风电场的几年时间,我不仅专业技能上得到了提升,还自学通过了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是这几年的默默坚守和集团公司为专业技术人员搭建的成才平台,让我从一个风电新人成长为能担一责的技术骨干。我总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在我身边还有许多兢兢业业、身怀绝技的技术骨干,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以场为家,令人肃然起敬。
那是去年7月底,我们开始了升压站的年检,年检结束后送电启动风机,连轴干了10多天。正当大家准备轮休歇口气时,台风却赶来凑热闹,整个班组又得重整旗鼓,严阵以待。台风过后,风电场一片狼藉。我们砍伐倒伏的树木,清空道路障碍,开始处理风机故障。还记得赶往30#风机处理故障时,我们去了3个人,由于道路被大水冲出多条又大又深的沟,车完全没办法走,我们只好两个人扛液压站配件,一个人拎工具,徒步爬上了那个小山包。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又连续干了5天,大伙都累趴了,都想着能休息几天。我的家人都在身边,你们先轮流休息吧,不要考虑我了,有事我能顶上。”这份担当,令同事们倍觉感动与温馨。终于有一天,他说:“这下相安无事了,我可以下山‘放风’几天了。大伙既心疼又开玩笑地对他说:我们风电场的风是这方圆几十公里内最大的了,你还想去哪放风呀?这就是我的同事们,既有拼命三郎的拼劲,又有家人亲人般的温情,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快乐地工作、生活着,在这个温暖的团队中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展望未来,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这让我们更加明白身上的责任和担当!有幸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新能源公司实现“百万装机”规模的参与者,我们当以青春之我,凝聚青春之热情与奉献,谱写无悔时代、无悔人生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