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铭伍向老伴朗诵自己创作的“顺口溜”。 “离乡五十秋,退休又重游,建设遍地是,翔安属一流,新楼翻几番,最优属上游,生活大提高,老少齐欢笑……”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这首顺口溜在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广为流传,而顺口溜的作者正是原上京矿务局工会主席,现年80岁的老党员彭铭伍。
虽已年过八旬,但彭铭伍的生活却充实而忙碌。自1999年8月退休后,彭铭伍先后受聘担任厦门市关工委委员、“鹭江讲坛”报告人、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终身常务理事,以及翔安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和报告团团长、五老”志愿者工作委员会主任、国防教育讲师、老党员宣传团团长等多种职务。
每天清晨4点半,彭铭伍便和爱人准时出门锻炼,点准时返家收看电视新闻《海峡两岸报道》,早饭后转乘三趟公交车来到翔安区关工委办公室办公……为了干好工作,他总是坚持锻炼身体,坚持看报、看新闻,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方针。
彭铭伍自受聘翔安区关爱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以来,一心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翔安区共有5个镇街、136个社区和村,彭铭伍不顾年迈定期深入基层了解青少年思想情况和贫困子女就学情况,落实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和捐资助学工作,自2011年以来,帮扶贫困学生达数千人。老人还亲自组织并参加网吧巡查500多次,有效劝阻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念亲情感师恩,闻鸡起舞但愿无愧我心;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以求前程似锦!彭铭伍尤其擅长用自编的“顺口溜”为广大青少年和干部群众作演讲,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和称赞。2011年以来,他先后到翔安一中等20所中小学、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演讲50多场次,参加人次达6.8万多人。由于工作出色,彭铭伍先后荣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厦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厦门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和“厦门市‘五老’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称号。
退休多年,彭铭伍始终笔耕不辍。2016年,在省关工委开展的“两史、三爱”主题教育活动中,他撰写的《党的阳光照我心永远为党尽忠诚》报告文稿被评为唯一的“一等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彭铭伍结合自身学习体会撰写了《做到“四个要”,做好“两学一做”》、《浅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础》等文章刊登于《鹭涛》杂志。
常有人问:老彭,你一个月退休金也就三千多元,每天忙进忙出干的又都是没有报酬的活儿,怎么看你还很高兴呀?他回答说:我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比已经好太多了,我觉得很幸福,能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更幸福。
“心怀感恩,创造感动”,福能集团的这一核心理念在彭铭伍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会刊《鹭涛》杂志一年出四期,身为常务理事的彭铭伍在每期杂志刊出后便坐公交车到数十公里远的厦门岛内取回杂志,然后再逐一送到家住翔安区的14位会员手中,十余年来不计报酬、从未间断。他的热心还不止于此,2011年他曾帮助一名高龄的离休干部入党,使其在80余岁的高龄圆了入党梦。2014年,彭铭伍患病住院手术,在配合治疗的同时,他还热心地开导起同室病友,用歌声、笑声帮助病友愉悦心情。
永安煤业公司退管办人员唐文琴告诉笔者,该公司每年都安排专人来看望慰问彭铭伍,这时他总要亲笔回复一封感谢信。彭铭伍还带着妻子一起孝敬母亲,他的妻子洪月妙获评“翔安区好儿媳”称号,事迹至今仍刊登在街道的宣传栏上。
“幸福晚年逢盛世,倍感党恩重如山,为了红旗飘万代,晚年为党育英才。”这是彭铭伍为自己写下的励志诗。他一生深感党恩,时刻不忘回报党和人民,即便是退休了仍一直在为党和人民贡献所有的“光”和“热”。只要是走近彭铭伍的人都能从他身上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林芸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