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从淡漠到警觉
文章字数:695
  “淡漠就是半个死亡。”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这样诠释生命。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因一根未熄灭的烟头而引起烈火,因一块石头堵塞水沟而洪水四溢、造成山体滑坡,因不戴防护镜,被电焊溅起火花的灼伤眼睛等等事故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正是头脑中的“淡漠”的思想作崇。
  “淡漠”思想较多存在于长期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多年,且认为自己工作经验丰富的职工。这些职工没有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保持高度警惕,不重视查找身边的事故隐患,“也不过如此”的思想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渐渐形成。而由这样的心理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却是十分可怕的,它会败坏人的思想,影响人的行为。有了麻痹心理便会逐渐丧失自我保护安全意识,对安全防范不以为然,以至于对某件事情完全不关心或反应缓慢,结果往往酿成不幸。
  近日,笔者到水电站走访时,发现一名值班人员穿着凉鞋站在渠道旁捞草。笔者上前提醒他穿上救生衣和劳保鞋,他却不以为然地说不碍事,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出过事。为此,笔者毫不客气地开出了“三违”单。
  生活中,因为“淡漠”而忽视安全造成惨痛教训的都是“栽”在了“细微之处”。例如,老电工因为资格老、从来没有出过事,维修线路时带电进行操作,导致手部触电受伤就是因为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因为“淡漠”和疏忽大意,最终小错酿成大祸。
  从淡漠到警觉,要求企业不仅要在工作环节制定严格的细节考核标准,更需要安全生产工作者不厌其烦地天天抓、时时抓、长期抓,并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上下功夫,通过各种典型案例教育,用以往的“事故教训”敲响安全警钟,使职工深刻牢记“安全无小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让更多的人从淡漠走向警觉,从盲目走向清醒,从无知走向有知,从无所谓走向极重视。   (陈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