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福建水泥公司炼石厂5#窑的检修现场,连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室外温度节节攀升,最高气温达36~37摄氏度,地表温度也逼近50摄氏度。炼石厂的检修人员们为了5#窑大修任务能安全、高效、优质地圆满完成,不顾暴晒,不惧热浪,用“颜值”与“炎值”抗衡,用汗水与时间赛跑。这是他们连续在烈日下检修的第五天,也是大修进入倒计时的关键时刻。
在窑尾平台,笔者遇上了正从三次风管人孔门钻出来的技术专家蒋新彪。他头戴安全帽,脚蹬劳保鞋,口鼻被防尘罩严严实实地遮挡着,额头、眉毛等裸露处仍无法幸免地沾染了粉尘,身上的工作服因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粉尘滴落在上面,如此反复,时间久了,已然成了“斑点”服。作为熟料分厂的工艺技术专家,窑衬、浇注料的使用情况及寿命长短、系统漏风漏料的点及修缮是否到位,蒋新彪都必须摸清、摸透,了然于胸。他自然而然成了窑筒体、窑尾烟室和预热器塔各级旋风筒等这些密闭空间的“常客”。室外烈日炎炎,密闭的空间内闷不透风,防尘罩一戴更是喘不过气来。大修已经接近尾声,蒋新彪穿梭于这些地方,亲自检查一遍,确保检修质量合格。
在钢材材质的窑筒体上,维修工段长赖其灶带领着3名钳工和2名焊工正在更换轮带垫板。因作业场地受限,焊工宋传松变身“双枪”手。他蹲下身子,气割枪与焊枪来回交替,忙着割挡块、焊吊环,飞舞的焊花似乎要给宋传松再添点“炎料”。钳工陈鹏飞与陈高荣则在一旁默契配合,将撬棍、大锤等工器具使了个遍,随着“一二三,起”的口令声用葫芦慢慢拉出了垫板。
笔者站在窑平台上,仅15分钟,只见他们身上的工作服就湿透了,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汗水顺着安全帽檐滴落在窑筒体上,瞬间不见印迹。天上的太阳明晃晃,脚下的筒体热辣辣,钢质的窑筒体更是将太阳的热辐射传导得淋漓尽致。更换了3块垫板后,休息时,陈鹏飞掏出口袋里的矿泉水,一仰头,将水喝了个底朝天。他随即和笔者说笑起来:“大修期间,尽管我们都提前上班,但这些天的太阳似乎跟我们‘杠’上了,一天甚过一天,‘炎值’都快爆表了。唉,我的‘颜值’算是被毁了。只要大修任务能顺利完成,这点‘高温’小case啦!”没说上两句话,陈鹏飞又系上安全防护绳,重回窑筒体上,忙着更换轮带垫板了。
据悉,5#窑于7月1日凌晨0∶15一次性投料成功,标志着此次大修任务圆满完成。截止笔者发稿,5#窑已生产熟料3700多吨,日产量超2000吨,系统工况稳定,产、质量达标。(雷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