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福建水泥公司发布消息称,2017年福建水泥全年余热发电14732.28万kWh,扣除系统自耗电和线损共计节电13524.23万kWh,节约1.84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3万吨。
据介绍,余热发电完全利用水泥生产中的废气余热作为热源,每吨熟料产生的废热可发电30kWh以上,直接为生产供电,可满足35%的水泥生产用电,吨水泥节电30%以上,极大地控制了煤炭“烧出来”和“飘出来”的污染。按2017年公司煤炭采购平均价格650元/吨来计算,该公司去年余热发电创造经济效益近1200万元。
“十二五”以来,福建水泥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实践中,以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切入点,践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企业步入了节能减排绿色科学发展之路。
福建水泥把降低煤电消耗作为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来抓。自2007年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在炼石厂4#、5#窑上马建设福建省内第一台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后,又陆续投资约3亿元,对已运行的5条熟料生产线全部配套建设余热发电设施,目前装机容量达到43MW。“十二五”期间累计发电达4.61亿kWh。
该公司持续谋划实施节能减排技改项目,2015~2017年间累计投入资金4490万元,实施节能减排改造项目25项。与2015年相比,2017年该公司吨熟料标煤耗同比下降9.16kg,吨熟料综合电耗同比下降4.58kWh,吨水泥综合电耗同比下降4.4kWh,能耗指标下降明显。
水泥脱硝可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但会增加企业投资及能源消耗和生产运营成本。在环保与效益面前,福建水泥毅然选择了前者。
从2015年起,该公司所属的5个熟料生产基地7条熟料生产线全部实施了脱硝项目改造,脱硝率达70%,每年可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5700多吨。
“环境改善得益于粉尘、噪音的有效治理。”安砂建福公司副总经理刘启文介绍。为了防尘降噪,公司对窑中的冷却风机、窑头的罗茨风机、水泥库等主机设备安装或修建消音器、隔音房、隔音墙;所有熟料和水泥粉磨生产线均配备完备的收尘设施,完好率100%,安全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着力优化员工工作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消纳工业废弃物、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是福建水泥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环保产业的新亮点。
福建水泥加大技术创新,寻找替代生产原材料的产品。2017年,公司各基地工厂共消耗工业废渣、矿山废石、废瓷片等混合材130万吨,工业副产品脱硫石膏、氟石膏32万吨,既节约了土地占用、成本,又防止了二次污染,还为企业增加了政策性收益。今年1~5月份,公司累计收到资源综合利用退税298.7万元。
福建水泥积极推进企业向“政府好帮手、城市净化器”转型。今年4月份,在海峡水泥生产基地开工建设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项目”。项目设计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飞灰2万吨,总投资近400万元,将帮助周边城市解决日益突出的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罗志好 夏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