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是福建煤电公司的未来和希望。而福能(红炭山)养生小镇正是该公司转型发展的重点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各项控规设计、土地征迁报批等工作。这其中最难的就是做好职工住户的搬迁动员和安置工作。
4月23日,听说福能养生小镇规划用地内首批职工住户已顺利入住新居,笔者随煤电公司物业中心的上门服务队走访了新入住的职工住户。
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的主动支持企业转型发展,一段隐藏在感谢信背后、凝聚着众多干部职工辛勤汗水和互帮互助情怀的爱心搬迁故事,再次点燃大家的感动。一封来之不易的感谢信
从最初的抵触到后来的服从大局,主动协助做好搬迁工作,福能养生小镇规划用地内的住户们在煤电公司工作人员耐心的动员下,在干部职工群策群力的爱心帮助下,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蜕变。
3月24日,在搬迁职工挑选新居的抽签仪式上,一封来自退休老同志郑玉堂的感谢信成为了亮点。
郑玉堂是原红炭山龙岩矿务局中学的老师,退休后居住在供电公司家属楼。供电公司家属楼地处煤电公司机关本部后山上,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四季花香,素有“桃花岛”的美称。但作为福能养生小镇项目的规划用地,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搬迁就成为了困扰郑玉堂老人的问题。
“刚开始我真不想搬。这上面多好啊,空气好、环境好,每天散散步、种几棵小青菜,这日子多好啊。”一开始,郑玉堂老人也是比较犹豫的,特别是老人的子女也一致反对。
后来,在煤电公司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走访后,郑玉堂老人也了解到了企业改革转型发展的大局和总体趋势。在实地察看了煤电公司装修一新的安置房后,老人深深地理解了这次转型对于煤电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也对煤电高度重视这次搬迁动员和安置工作所做的努力表示了赞赏。最终,郑玉堂老人同意了搬迁。
更让郑玉堂感动的是,煤电公司搬迁领导小组的成员还多次上门,就老人的许多生活细节安排进行了沟通协调。3月24日,在经过抽签拿到自己新房的钥匙后,深受感动的郑玉堂老人在现场,用普通白纸写下了一封三页半的感谢信。
“在煤电公司相关人员的耐心、诚心和细心工作下,我们这些七八十岁的老职工都服了、想通了。”这是郑玉堂老人信中的由衷之言。老人在信中写到:这次涉及搬迁的退休职工中,有当过矿长、当过书记的,也有建设兵团时期的指导员,看着煤电公司上上下下在为转型发展,为企业的明天在忙碌,作为福能集团的一分子,我们觉得在支持企业改革和转型发展中,不能掉队。(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