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复工以来,池坪芦坑煤矿女工协管井口服务站每到夜晚总会微微透出光亮,那淡淡的桔黄色灯光在寂静的夜里显得特别温暖。原来是协管员林秀华正借着一盏矿灯的光亮为矿工缝补工作服。“我年纪大了,眼睛有点花,这荧光灯挂得太高了,穿针、缝线都看不大清楚,还是矿灯好用呐。”林秀华说。
说起来,井口服务站的这台缝纫机还是林秀华从家里搬来的,这台缝纫机本是她结婚时的陪嫁之物,在井口服务站成立时她却毫不犹豫把它捐献出来。她说,缝纫机放在家里一年也用不上一次,放在服务站却能给许多矿工兄弟服务,这很值得。
由于林秀华是矿里唯一会使用缝纫机的女工,身为协管员的她主动揽下帮矿工缝补工作服的工作,每天下午都会抽空到井口服务站看看是否有工作服需要缝补。
在大家的印象中,林秀华略为腼腆,平时虽然不大爱说话,但却常常有让人“暖心”之举。池坪芦坑煤矿地处偏远,职工们采购食材很不方便,家住矿区附近的她经常将自家种植的蔬菜、竹笋等送给职工们;逢年过节时,她经常招呼协管姐妹们到她家包粽子、打米粿,并把包好的粽子、米粿拿到井口服务站发给一线工人;遇到因下雨导致矿里引来的山泉水变得浑浊时,她就从家里的水井挑来干净的水供职工们烧水、泡茶。有一次,下暴雨,从山上冲下的泥石将矿区公路的排水沟堵塞住,导致山洪水漫上公路,影响职工上下班。林秀华发现后立即从家里拿来锄头,冒雨把水沟清理干净……
“这些事都是小事呀,都是我力所能及的。”每当有人夸奖,林秀华总会通红着脸,谦虚地说。其实,再小的事只要能长年坚持做好便不再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了。
(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