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平煤业公司在面对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经营压力持续增大的严峻挑战面前,通过抓优、做减、转型等举措促进了矿区稳定。临近年终,笔者走进了普通员工当中,感受到了企业的和谐发展给他们带来的温暖。
最为实在的“获得感”
“我2004年就到矿里上班,是一名选留工,矿里帮我交了医保社保,现在我老婆也在矿里当了工人,家里的收入有了保障,在家门口工作,闲暇时间还可以种种地,甭提有多幸福了!”12月12日,笔者遇见开着小轿车正往家里赶的吾祠煤矿工人杨金本时,他开心地告诉笔者。
在杨金本的带领下,笔者来到了漳平市谢畲村。这儿邻近吾祠煤矿,村民们基本上以种地为生,自从该公司在这里开办了吾祠煤矿后,村里近百名村民到矿上当了矿工,而且许多村民一干就是10多年,很多是父子或兄弟一起在矿山工作的。笔者走进了矿工杨兴毅的3层小洋房。他说这房子是前几年建的,当时花了50多万元,他家亲戚一共有8个人在吾祠煤矿上班,家家都建起了小洋房。
陪同笔者采访的吾祠煤矿党政办副主任王天华说:“吾祠煤矿2004年建矿时,这个村大部分是土坯房,现在大都建起了小洋房,在带动地方就业、造福当地百姓方面,煤矿企业也算是尽了一番社会责任。”是呀,对于这些普普通通的矿工来说,“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其实就是最为实在的“获得感”。
有企业才有“归属感”
当退休职工严纯凯从该公司工会主席谢永华手中接过一叠厚厚的钱时,激动不已,连说企业的政策好,企业就像家一样。老严患有冠心病、糖尿病、贫血等多种疾病,去年住院花费了22万元,除去医保外,还要自费近13万元,由于缴纳了福能集团职工重大医疗互助金,今年获得了52992元的补助。
今年9月份,文宾山煤矿职工赖清标和王水营不幸患重病,在该矿工会的发起下,全公司上下通过自发捐款和“轻松筹”等活动,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为他们筹集了10多万元的捐款。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给全体女职工参保女职工特病医疗险。同时,针对特困群体,除每季度开展一次补助外,还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并为困难职工的家属安排门岗、保洁、拣矸等岗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体会到满满的“归属感”。
转型发展换来“期待感”
最近,大瑶煤矿的邓毕华成了大忙人,这个退伍军人在大瑶煤矿当了20多年的调度员,大瑶煤矿闭坑后成功转型为百香果园,邓毕华也跟着“华丽转身”为一名果农。“每天看着这些果树茁壮成长,果实累累,我就仿佛看到了矿山的希望,再累也觉得值了。”从第一棵百香果“入驻”开始,“老毕”就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呵护着。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半年来,共收获了近万斤果实,为关闭矿区土地复垦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据悉,该公司还将探索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目前,在大瑶煤矿套种了450棵柠檬,在吾祠煤矿种植了460棵柠檬。笔者还了解到,该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新矿井箭竹坪煤矿建设,以争取多元参股的模式,依托集团借势发展,让更多的职工群众拥有“期待感”。(苏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