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国企领导人永远奋斗的忧乐情怀
福建肖厝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戈铭发
文章字数:1,551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历史性盛会,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和力量。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共产党人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也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新的时代,呼唤着我们共产党员新的担当,作为国企领导人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更应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共产党人情怀,矢志不渝地做好国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一,树立为党尽责的事业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的品德与胸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党担责,为党尽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我们国企领导干部要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工作中,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企业党组织建设和改革发展全过程中,心存敬畏,如履薄冰,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责任,肩负起新时代赋予国企的使命。
  第二,树立为员工造福的公仆情怀。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贯穿着深厚的民本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古今相同。忘记人民,脱离群众,共产党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国企领导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时刻保持一心为民,心系员工的公仆情怀。心中常思一线员工,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员工中去,真心实意为员工办实事、谋福祉,紧紧团结依靠全体员工,真正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拥护,让党的国企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第三,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情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种忧患意识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绵延不息、中华民族不断繁荣发展的重要精神基因。在当今市场经济、国际全球化的新时代下,我们国企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前景道路从来不是一片坦途,必须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战争。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来迎接市场经济竞争的挑战。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多些敬畏,多些坚守,多些担当,让忧患意识化为自觉,成为习惯,融入实践,自觉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第四,树立勇于担当的工作情怀。担当精神即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品格,也是激发动力,汇聚合力,迸发活力的重要基础。国企经济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支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国企干部队伍。国企领导人要坚守积极的人生态度,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员工、群众、历史检验的实绩。
  第五,树立淡泊名利的人生情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既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又是淡泊的人生境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九十年风雨兼程,这一初心始终不变,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础和前提。新的时代条件下,国企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加强修养,淡泊名利,以良好心态提升工作状态,确保企业不断做强做大。现实中一些国企领导干部由于缺乏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经不起诱惑,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教训极为深刻。国企领导干部只有涵养良好,提升自己人生境界,才能始终保持定力,不为物欲所动,不因小利失节,在为党和人民的国企事业奉献中成就自己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