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来,天湖山能源公司铅坑矿在公司党委“党徽耀天湖”党建品牌创建的带动下,围绕全年经营目标,立足节支降耗,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把党建创新与“五小攻关”、修旧利废结合起来,实现节支增效。
“金点子”成为“金钥匙”
10月17日早上9点,600W4-09S工作面,放炮员林长寿正在装药、塞炮泥……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因上半年规范使用炮泥,102队人员减少了火工品消耗增加了收入,他们使用炮泥的积极性更高了。
规范使用炮泥,是年初生产党支部提出的创效建议。该矿为实现降本增效,采取“党建+创效”工作模式,要求五个党支部针对工作范围,提出创效合理化建议,让智慧的“金点子”成为创效的“金钥匙”。
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安全、生产、修旧利废、环境卫生等各类建议45条,采纳实施了32条。仅机电党支部提出的优化供风时间、优化变压器负荷、优化矿区路灯照明、优化辅助风机开启、优化供电功率因素“五个优化”节电创效建议,就实现了节电30.8万度,节省费用近26万元。
“小革新”创造“大效益”
“小改小革都是了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很多有利于生产的装置没地方买,只能自己加工,这些‘土发明’既省钱又创效。”日前,机电办主任黄福全看着门岗新安装的自制电动化升降杆说。这是今年来机电党支部的又一项小革新。
铅坑矿门岗栏杆长期实行手动操作,有时职工骑车没注意就撞上了,有时门卫稍稍疏忽,外来车辆没登记就进了矿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机电党支部积极探讨、设计,上网购买配件,很快自制出电动控制器。保安陈培德说:“这不仅为矿区治安保卫加固了防护门,还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
该矿开展“党建+创效”这一活动,积极鼓励党员立足岗位开展技术创新,将一些新点子、好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经营管理中去,力求效益最大化。今年来,该矿开展了2个科技项目及6个“五小”创新项目,创造了较大的安全价值和经济效益。
“废旧物”巧妙复用
每当党员活动日,在铅坑矿地面、井下都可以看到佩戴党徽的党员在义务劳动,这是该矿开展“党建+创效”活动的又一个缩影。
10月24日,笔者在地面运输轨道上,看到了一个新安装的装置。经了解,轨道道岔处,因车辆换道产生的撞击力会使轨道松动,矿车易掉道。井运党支部书记姚相国带领道工班人员在现场反复研究,最后利用废旧铁轨巧妙切割制成护轨器,安装在道岔附近的轨道底部,将平行的轨道卡住定位,有效避免了矿车掉道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和维修维护成本。
此外,井运党支部还对损坏的设备进行修复加工,如对旧工字钢进行整形复用、对5吨机车轮对加工防磨损套、清理轴承复用等,累计创效24万元。(袁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