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我们就已经封闭了两个主平硐,标志着矿井正式关闭退出,比计划提前了一个月半。”10月20日,永安煤业公司京东煤矿生产副矿长马华金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京东煤矿于1979年12月建成投产,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1989年,该矿经过技改扩建,设计和核定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年。2016年底,根据国家去产能政策和福能集团有关要求,永安煤业公司将京东煤矿列入2017年去产能矿井,确定于2017年11月底前正式关闭。
据悉,京东煤矿井下生产一直坚持到8月28日的中班才停止。该矿是如何在人员陆续分流的情况下,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井下和地面所有材料、设备的回收呢?对此,马华金给出了答案:“提前谋划、组织到位、人员给力。”
说起提前谋划,马华金说,永安煤业公司在年初就确定了“安全、平稳、和谐”三大闭坑工作目标,专门成立了闭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证照管理、安全生产、人事后勤、资产处置和档案管理五个专门工作小组,明确闭坑程序,对闭坑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于3月份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将关闭退出实施方案向职工代表说明,取得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说起组织到位,马华金向笔者说了一件事。今年7月初,福能集团副总经理吴维加曾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到该矿进行突击检查。在检查中,吴维加感慨地说:“京东煤矿真是一点也看不出即将关闭退出,不论是井下还是地面,到处都秩序井然。”
在整个矿井关闭工作中,很多工作都是同步、交叉进行的,如井下生产和材料回收、收作推进和人员分流。真正做到工作不断、队伍不乱、人心不散。
说起人员给力,马华金说,该矿的每一名职工都值得点赞。由于人员同步进行分流,不少岗位缺员严重,留下的职工就默默地顶上,从没有人因此抱怨。大家真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把工作干好。
回收后期,机电设备回收任务特别重,机电队长魏登议主动放弃休假,带领队员加班加点进行设备回收。原计划一个月完成两台绞车的回收任务,他们仅用半个月就完成了。在回收南集720采区绞车时,由于绞车房出口砌拱造成断面变小,绞车滚筒无法搬出,魏登议他们就用电镐一点一点地把巷道拓宽,保证回收工作不延误。机修工林文居的妻子因病住院,他请亲友帮忙照看,自己却坚持留下参与回收。他说:“我就想再为矿里做点事。”
采访的最后,笔者了解到京东煤矿目前在岗职工仅剩10多人,完成最后的工作后,他们也将陆续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魏初键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