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一起步就要领先一步
福能新能源公司风力发电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文章字数:1,238
  “这几年,我们生产一线的管理体系一直都在摸索完善,从最初的风电场建制,到现在的大集控大维检,莆田后海及漳州隆教集控中心在全省率先成功投运,受到了省电网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9月21日,看到省内同行纷纷到集控中心实地调研取经,从福能新能源公司石井风电场场长调任莆田集控中心主任的陈金枫笑着对笔者说。
  新能源公司集控中心在筹建时,公司就明确了“一起步就要领先一步”的建设理念,技术人员主导完成了通信方案、组网模式和设备选型和安装调试工作,运用了最新的技术与编程,而且造价低。不仅可监控,还能远程操作,实现了可控可调,成为行业内的标杆。
  2016年,公司自主完成各风电场新能源信息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成为省内第一家将新能源信息完整接入D5000系统的风电企业。
  “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做产品,我们新能源公司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精耕细作,努力成为业内标准的制定者。”公司党委书记沈龙山多次在工作会议上强调。根据风电行业的特点,公司专门组织技术人员不定期对现有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重新进行了梳理,先后出台了《技术改造管理制度》《风力发电机组润滑油品取样检测管理规定》等20多项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并对风力发电的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进行修编,构筑了严密的技术体系。
  “我们制定的技术规范标准,往往能成为省内同行的模板。”作为牵头技术规范制定的组织者,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邓毓波说。
  从2012年的《风机维检工作项目经理负责制考核办法》到2016年《维检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风机可利用率指标作为考核的关键要素直接与职工奖金挂钩,风机检修承包到项目组,责任到人,这在省内同行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作为从检修一线成长起来的技术骨干吴炎鑫深有感触地说:“每个风电机组有300多个信号源,大到系统故障,小到螺丝松动,都要爬上去检修,学习量和记忆量可想而知,多动手,熟能生巧,经济责任制的不断改进,让能者多得,体现出技术的价值。”
  在建设领域,新能源公司是省内首家完成风电场竣工验收的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攻克了后海海域围垦区以及草山、大蚶山、新厝、港尾等高海拔贫瘠山地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风电场开发建设的多项技术难题,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其中后海一、二期20台机位和15公里道路位于海滩淤泥地质中,这些淤泥质地基承载力低,土体流塑性大,稳定性差。该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经过道路、风机吊装场地填筑方案优化,解决了难题,并对今后省内滩涂风电场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2012年以来,新能源公司装机规模、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同比增长都保持在20%以上。目前公司在福建省内已投产运营的陆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61.2万千瓦,在建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25.4万千瓦,并在不断做强做大。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上网电量83624万千瓦时,营业收入43387万元、利润22297万元,各项指标在省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创造一个个不断跃升的“福能奇迹”。(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