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干了二十年的工作说变就变了。”9月13日,永安煤业公司半罗山煤矿606班掘进大班长杨英彬对笔者说。
杨英彬在该矿干了近二十年的拉尺员工作,原本主要负责每天三个班次的进尺校对、记录以及工程质量的验收等,并不参与班组作业。但从今年8月份起,该矿对一线用工体制进行了较大变革,拉尺员全部并入班组并参与生产作业。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给杨英彬带来太大的“震动”。他说,近几年永安煤业公司的生产方针、分配制度、经营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以市场售价倒逼成本,矿井成本指标一降再降,人员一减再减,各种变革都是常有的事。从拉尺员改任大班长一个月来,杨英彬发现这种变革对精简队伍编制、补充劳动力、提高掘进工效、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进。
“虽然现在的工作比以前更辛苦了,但收入也相应有所增加,还是很值得的。”杨英彬说。
说起永安煤业公司近几年最大的变化,大多数职工的感受就是“一直在变”。2013年以来,以煤为主业的该公司先后关闭了3对矿井,关闭矿井去产能达54万吨,关闭和减少采区16个、采掘作业点80多个,继续生产的矿井年压缩产能超过20万吨,吨煤完全销售成本同比2013年底下降了43.07元,减员近3000人。一次次的“蜕变”,确保了该公司尽管身处“寒冬”,但每年均超额完成福能集团下达的责任制指标。
“改变才有出路,才有希望。”池坪芦坑煤矿生产副矿长郑福溪亲历矿井减亏扭亏后深有感触地说。
池坪芦坑煤矿自2013年投产后一直是亏损的矿井,2015年该公司以“不改变就只能淘汰”的强硬态度,对矿井的成本指标进行“腰斩”,逼迫矿井转变观念、转变管理模式,当年便一举实现减亏1000余万元。随后矿井生产成本逐年递减,在2015年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吨煤生产成本同比2015年又下降了近100元。成本管控渐入佳境,矿井的工作重点也有了“转变”,突出主力矿井建设目标,全力推进202采区建设进度,加快释放优质产能。
“形势一直在变,我们不但要以变应变,更要主动求变。”该公司执行董事黄金平不断地向各级管理人员灌输“思变求变”的思想。
上半年,该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制指标全部完成,提前20天完成煤炭销售任务,经济效益打了一个翻身仗,但“主动求变”的脚步依然只快不慢。该公司一方面继续关闭京东煤矿和小华煤矿,一方面积极启动石墨深加工、售配电公司、光伏发电产业、煤炭筛洗选系统等多项转型项目,全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魏初键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