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上半年成本指标控制到位,吨煤耗、维修费用等指标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经营成效改善明显,成绩来之不易!”日前,在福建水泥公司八届十一次董事会上,与会的公司董事、股东代表姜丰顺为该公司上半年成本管控取得的良好成效点赞。
今年以来,福建水泥紧紧结合“管理提升”这一工作主题,对企业进行全面优化管理。1~6月,在环保压力不断加大、原煤价格大幅上涨的不利因素下,该公司通过深化对标、推行精益管理、推进集中采购等,生产熟料、水泥,同比分别增长37.3%和17.1%;销售水泥、熟料,同比增加71.1万吨;利润总额比预算减亏8441.8万元,同比减亏8648.6万元,减亏增效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1#磨台时产量同比提高了12.38吨,粉磨工序电耗同比下降了2.08kWh,良好的指标得益于公司持续深化的对标管理。”福州炼石公司总经理林方向对笔者说。
持续深化对标管理,福建水泥推进管理对标向专业对标升级,紧紧抓住“煤耗、电耗、成本”三大关键指标,在“降”字上下功夫。对照先进企业和先进技术指标,每月召开一次对标会,引导各基地对照自己的短板指标进行问题分析,寻找对策并抓紧改进,着力补齐短板指标,巩固和提升优良指标,今年重点完成了脱硝、脱硫石膏等技术优化工作,加大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等廉价可替代资源的掺加量。1~7月,吨熟料标煤耗、综合电耗、氨水单耗同比分别下降2.15公斤、0.82度、0.35公斤,成本费用呈现稳步下降态势。
外部平台对标、内部挖潜优化。该公司牢固树立省一分钱比挣一分钱容易、省下的就是挣下的经营理念,开展精益管理现场微小改进活动,发动员工在增产增效、节能节支、提质降耗等方面寻找改善空间,推进岗位对标的开展。各生产基地深化修旧利废、增收节支、班组核算和材料等管理,实现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工作的日常化、习惯化、全员化。该公司1~7月累计征集改进项目8206件,人均月改善件数达0.59件。其中仅修旧利废类项目327项,吨熟料、水泥维修费同比分别下降1.73元、0.15元,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通过集中采购,福州炼石氟石膏采购单价比上年同期每吨降低了40元,年可降低成本160万元。”林方向介绍。为提高资源掌控能力和议价能力,该公司将集中采购由原来的大宗原燃材料扩大到设备、配件、辅材、通用件及其他物资。上半年集采率达到85.55%,通过招标及加强厂矿直供合作,引入竞争机制,引入新的供货渠道,综合石膏同比下降34.05元/吨,铜渣下降12.19元/吨,减少采购费用665万元。
同时,该公司积极争取政策优惠,控制各项归口费用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降低各项费用支出。上半年各单位累计收到供电局春节电力直接交易奖励及直供电返还543万元;办公费、业务接待、车辆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7%、12%、5%;三项费用同比节约4166万元,提高了盈利能力。
(罗志好)